某某潮流网,最新潮鞋资讯分享!

微信号:weixin888

如何看待电竞圈出现的「饭圈文化」?

时间:2023-05-04 14:52人气:编辑:佚名

狼行加盟RNG 许多女粉的发言让我哭笑不得

但她们的存在又让俱乐部有钱收有关注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你可能会经常在微博或是其他社交平台的评论区看到这样的评论:

“你知道xx哥哥有多努力吗?”

“哥哥C位出道走花路!”

“给全世界安利哥哥,入股不亏!”

“不要带我们家哥哥出场,抱走xx哥哥我们不约。”

还有各种缩写例如“zqsg(真情实感)”、“xswl(笑死我了)”、“nbcs(nobody cares)”……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饭圈”: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粉丝圈子的简称”。

最初,偶像文化从韩国舶来,在我国掀起了一股偶像热潮。之后“超级女声”、“我型我秀”等选秀节目应运而生,诞生了我国第一批偶像,当时偶像和粉丝的关系还是单纯的表演者和观众的角色。

国内环境炒热后,一批在韩国出道的明星选择回国发展,适逢微博等社交媒体繁荣生长,粉丝和偶像的距离拉近,“流量明星”的概念也在这一时期诞生。

近年来,养成系选秀节目被引进国内,粉丝从“交流者”成为“参与者”,在长期的打投数据、反黑控评中,他们形成了一套特有的“饭圈语系”。“饭圈文化”也不再“圈地自萌”,而是彻底破壁而出。

在互联网的催生以及年轻网民群体的扩大下,“饭”的对象已不单局限于年轻的演员、歌手,电竞领域也同样受到“入侵”。


与饭圈文化相似的是,电子竞技也在“出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尽管早在2003年,我国体育总局就承认电子竞技为我国正式开展的第99个运动项目,但在当时主流媒体缺乏正面报道、民众不够了解的情况下,电子竞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与“玩网络游戏”划等号的。

而我国的电竞选手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倔强生长:2005年,Sky获得WCG魔兽项目世界冠军, wNv在WEG第三赛季夺得中国第一个CS世界冠军。2006年,Sky在WCG蝉联冠军,并入选中央电视台2006体坛十大风云人物评选。

2007年,PJ获得星际亚军,打破了韩国在星际上的垄断。2012年,第二届DOTA2国际邀请赛IG夺冠;WCG魔兽项目中国包揽前三;WE战队在IPL5获得中国第一个LOL世界冠军。2015年,EDG击败SKT,取得MSI冠军。2016年,Wings战队夺得DOTA国际邀请赛冠军。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将电子竞技纳为表演项目,中国代表团在《王者荣耀国际版(AOV)》、《英雄联盟》、《皇室战争》项目上夺得2金1银,这让电竞逐步走向主流视野。同年11月,IG战队斩获2018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世界冠军,社交媒体的疯狂刷屏让电竞彻底“出圈”。2019年,FPX获得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中国人社部拟发布15个新职业,其中包括电子竞技员、电子竞技运营师2项电竞相关的职业;国家统计局通过《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电子竞技被正式归为体育竞赛项目。

可以说,如今正是电竞最好的时代。


电竞和饭圈有着许许多多的共同性,再加上电竞行业的助推,以及饭圈本身的渗透力,这让他们的融合显得理所当然。

第一,两者的受众都是“Z世代”,即出生在1995年至2010年这个时间段的青少年,这是完完全全成长于互联网的一代,思想开放、追求个性。第二,两者都属于亚文化,最初都具有圈层性和独立性。

从目前情况来看,电竞的饭圈化趋势是好还是不好,是存在争议的。


电竞原生粉丝们表达喜爱的方式很直接:厉害了秀了就夸,失误了上头了就骂,还会做成表情包和集锦视频来调侃,而这并不属于饭圈的行事方式。

如果说电竞是选手自我突破“成神”,那么饭圈可能一贯行事是“造神”。

饭圈化的电竞粉丝,可能并不在意选手的操作如何,或是明知选手本身出现失误却选择视而不见。新浪微博《2018年粉丝白皮书》中给出各类型粉丝比例,其中事业粉只有27.1%、技术粉是7.4%,说明大部分粉丝可能并没有那么关注偶像的事业。

然而,电子竞技中,电子游戏是载体,竞技是本质,对于电竞来说最重要的一定是成绩,这一点上电竞和娱乐圈有本质的不同。演唱会、杂志、票房可能需要粉丝消费增加销量,然而电竞比赛并不是来的粉丝多就能拿到好成绩。

电竞选手的傍身之技,正是这让他们之所以能成为职业的、有别于普通人的操作技术和反应能力。在被问及喜欢某电竞选手的原因时,粉丝的回答不是比赛中有什么精彩操作,而是“长得可爱”或是“性格很好”,这正是忽略选手价值的表现。相信这样的评价对于职业选手来说,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夸奖。

在《北京日报》的《“饭圈文化”,蜜糖还是砒霜?》一文中,作者写道:“粉丝构建了一套严密的组织体系,一旦遇到挑战与攻击他们偶像的言论,他们就如同暴力机器一般攻击异己意见或以技术手段将其消灭,这正是如今“饭圈文化”的缩影。”

“反黑站”是颇具饭圈特色的产物,大粉将一些对偶像的负面言论链接收集起来发布,然后集合更多粉丝将这些言论拉黑举报。这样的“反黑”活动也出现在了电竞圈。

当选手出现失误被批评时,“饭圈粉”往往会选择攻击提出批评的人,或是使用类似“你知道xx有多努力吗”这样标准的饭圈化用语来开脱。而这样的盲目维护长此以往并不利于选手的自我突破和成长,也会让外界产生质疑和反感,给选手带来额外的压力。

粉丝的另一种开脱手段是攻击自己喜爱的选手的队友。大多数电竞游戏都需要紧密的团队合作,将饭圈那套“唯粉”理论带进电竞,只会让选手和队友之间不愉快,产生嫌隙。

与娱乐圈粉丝喜欢通过骂公司来为自己偶像“争取资源”一样,当粉丝们认为选手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时,也会通过抱团骂俱乐部来为喜欢的选手发声。这样极端的言论和行为不利于公对队选手的管理。

还有其他过激行为,例如“私生饭”会打扰到选手个人生活,“CP粉”容易给选手之间带来尴尬的困扰。

要知道,无论是电竞入亚,还是选手们在世界赛上拿到好成绩为国争光,都是在努力让电竞“打破圈层”,获得主流认同。一些极端的“饭圈化”行为,容易败人好感,不利于电竞的长远发展。


不过,以上提到的都是较为极端和负面的饭圈化行为。如今的电竞选手待遇和比赛条件都远好于初期的拓荒者,一大原因就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关注比赛和为比赛消费,饭圈粉丝的渗透给了原本饱和的电竞受众注入了新的活力。

“饭圈”自身也在去污名化的道路上前进,有学者研究认为网络粉丝“谦逊、礼貌、谨言慎行、自律”等形象正在逐渐取代对传统粉丝“疯狂、攻击性、缺乏理性”的负面形象。2019年8月,“饭圈女孩”和“帝吧网友”联合“出征”,通过发表爱国言论、刷国旗、发表情包等方式,声援爱国艺人。在诸如此类事件中,饭圈文化打破大众偏见,以正面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的电子竞技表演赛中,正是这些粉丝们努力找渠道观看比赛直播、发自内心地为国家代表队加油呐喊、不遗余力地第一时间宣传比赛胜利的战果,为电竞的正名贡献出不容小觑的力量。

今年爆发疫情后,最早出现的一股极其高效透明的援助力量,正是来自饭圈。以偶像的名义做公益是饭圈粉丝日常应援的一部分,这样的正能量应援也同样被带进了电竞。例如QGhappy的流浪猫救助活动、RNG的跑步捐书活动等。

有些粉丝追星追成了“十项全能”,为爱发电学会了拍照摄影修图、剪辑视频等技能。粉圈有个著名的词叫“饭随爱豆”,是说粉丝行为是受偶像影响的。作为电竞运动员的坚韧执着、力争上游,或许对于陷入困境的粉丝来说,是一种精神的鼓舞。

对于电竞选手来说,成为拥有众多粉丝的“爱豆”无形中提高了对自身约束和要求,这样的高标准和严格的自律也反过来会影响粉丝,形成一种互相成就的良性循环。

“不在巅峰时慕名而来,也不在低谷时离你而去”是饭圈粉丝常用的一句话。对于电竞选手来说,这样一如既往的支持非常重要。

即便是顶尖的明星选手也都难免会有低谷期。而在那些难捱的夜里,他们面对铺天盖地的骂声和质疑声时,辗转反侧在迷茫着要不要继续做职业选手时,支撑他们坚定走下去的,一定是这些粉丝一如既往的支持和鼓励。

玩加君相信,多数粉丝之所以喜欢上某个选手、某个战队,一定是被他们在赛场上意气风发的时刻所吸引,那么不如将这份炽热全部留给赛场。

当理性战胜偏执,当进步打破偏见,相信电竞和饭圈都能实现各自的去污名化,真正做到被大众接受和认可,他们的融合也将会朝更好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电子竞技
[2]胡政达:电竞饭圈化:相斥还是融合,这是个问题
[3]吕鹏、张原: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
[4]周韧 李鑫斓:“饭圈化”反思——灾难中需要太多自我感动和集体狂欢吗?

电子竞技的热土 正在被“饭圈”荼毒与摧毁


娱乐圈催生了一个追星的新名词“饭圈”,出现了怀着“老母亲养儿子”心理追星的庞大粉丝群体。偶像的成长之路同时也是粉丝的自我实现过程,他们是粉丝主体性的代言人,满足观看者的自我想象,同时偶像也是他们欲望中的客体,填补着理想伴侣的缺位。“饭圈”粉丝构建了一套严密的组织体系,一旦遇到挑战与攻击他们偶像的言论,他们就如同暴力机器一般攻击异己意见或以技术手段将其消灭,这正是如今“饭圈文化”的缩影

以上评论摘自2019年《北京日报》

对于如今所有的电竞圈来讲,愈来愈庞大的粉丝文化成为了职业选手们最为头疼与无奈的问题。粉丝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正在侵蚀着选手的内心,越是强大的职业选手越是被这种文化侵蚀的越深。不论是好的方面还是不好的方面,虽然舆论的评价都不足以成为你强大的理由,也不足以成为你倒下的借口。但是这些不见血的刀光剑影,依然会让选手们心惊胆寒的面对即将上场的每一场比赛。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失利,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席卷所有社交圈的谩骂与唾弃。

电竞粉丝令人厌恶的“喜欢”

早在电子竞技之前,另一个庞大的娱乐圈早已被粉丝文化所淹没。盲目的粉丝文化带来的极差的社会影响。往往难以被控制,甚至被追捧的明星本人都无法平息粉丝们有些过激的做法。舆论成为了所有明星谈之色变的话题,这就是真真意义上的文化消费过度。

在电竞圈粉丝文化更为盛行的英雄联盟行业,粉丝文化的消极影响尤为之甚。UZI在2018年一年之内豪取四冠被各种神化,各大社交平台乃至自媒体将这名少年捧上了一个其他所有职业选手难以企及的高度。其实在之前已有高度。但随之而来的,就是S8总决赛的跌落神坛。彼时嘲讽的言论席卷全网如同汹涌的浪潮拍向了UZI以及RNG俱乐部。与此同时,随着IG的夺冠,这支队伍开始成为全网追捧的焦点。但讽刺的是,那些高喊着“IG牛逼”的唇舌之下,有多少人曾经准备了”RNG牛逼”的剧本。又有多少人曾在过去的几年里,根本就没有关注过这支久不得志的IG。

在这个庞大的粉丝群体中,很多人根本无法理解职业比赛的真正意义。在他们的眼中,登顶巅峰的艰辛努力不是他们所关注的重心。只有站在光环之下人云亦云才是最终目的。他们如同一群忙碌的蚂蚁般乐此不疲,对于自己的好恶追求,唯一判断的标准就是胜利与荣誉。而当选手们光环不再时,曾经的热情洋溢会在瞬间变为最恶毒的武器,将选手痛骂的体无完肤。这些年纪不大的职业选手,本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基本等同于一个没有经历过任何风浪的孩子,褪去身份之后便是如同你我一般的普通少年,却要面对社会这个大染缸的洗礼,对于他们而言,面对任何人都难以接受的舆论,这几乎可以摧毁一个选手的精神世界。

讲到这里,笔者其实挺佩服UZI的。不仅佩服的是他的能力,更是他在如此驳杂的环境之中,职业生涯的数度跌落神坛,他依然站在赛场之上。然而在整个职业圈,能与UZI比肩的又有几人。在遭受舆论与攻击的时候,更多的,则是无奈。

令人无奈的“妈妈粉”

如今的电竞圈,粉丝文化已然催生出了一片土壤。这是一片不亚于娱乐圈狂热粉丝的新战场。“打榜”和“超话”已经不再是娱乐圈的专利。但迥异于娱乐圈的是,相对于那些明星们,电竞选手的初衷本该是专注于赛场。我们不可否认,如今日益兴起的电竞饭圈,给整个电子竞技的粉丝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把双刃剑带来的负面显而易见。

PUBG职业赛事的4AM战队,前选手孤存在去年因为与4AM战队产生矛盾,其粉丝为维护孤存选手掀起了一阵舆论波澜。而IG战队辅助选手baolan的“妈妈粉”更是为人熟知。这些“阿姨粉”“妈妈粉”们所关注的,从来不是职业选手所应做到的本身。笔者线下赛事深耕多年,对于职业赛事一窍不通,但对于选手的个人隐私以及八卦熟记于心的粉丝们,已经司空见惯。但这些粉丝带来的浮于表面的人气,却并不是电子竞技所需要的。

疯狂的饭圈:饭圈如何走向极化

饭圈作为一种“群体”,其本身也具有一些群体的特性。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指出,一旦加入群体,个人会变成冲动、鲁莽、极端。发生这种天翻地覆变化的原因和机制在于,一旦个人加入群体采取行动,首先,他/她会感受到全所未有的力量,人群有排山倒海的力量,个人加入群体后立刻会感受到这种力量,而这种感觉在每个人孤立存在时是完全没有的;

勒庞对群体弊端的分析,在饭圈里体现得颇为明显。不少饭圈粉丝的年龄都偏小,普遍在18岁以下,他们价值观尚不成熟,思想不够理智,在群体的鼓噪下很容易变得鲁莽、冲动和暴戾,而对自己行为的责任和后果缺乏准确的预判。这就导致他们在遇到冲突时不是冷静理智地予以解决,而是加入群体中成为暴戾的一员,用各种极端方法试图扭转舆论走向。

粉丝文化催生的“众星伴月”

电竞圈中这些粉丝的不理智行为如此遭人唾弃,除了他们的“喜欢”令人厌恶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这种不理智的狂热极有可能捧杀那些本可以在职业舞台上发光发热的新星们。粉丝对于职业选手的过度神化,同时也更容易滋生职业选手的“优越感”。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在诸多俱乐部之中,很多粉丝盲目将光环笼罩于一名选手身上。过度的吹捧,让那些本身年龄就偏低且极早踏入社会可能对自我认知还不完全的选手来说,这种吹捧简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与此同时,神化单纯一位选手带来的也是对于同队伍选手莫大的不公平。

盛极一时的SKT王朝,大名鼎鼎的Faker封王加冕的背后,是一位同样是冠军中单Easyhoon的离场。这位帮助SKT登顶S5冠军的中单选手,却在最后不得已来到LPL赛区做了一名韩援。Easyhoon最终选择离开SKT,几乎所有的原因都源于这种来自赛场之外的因素。他曾经在面对媒体时谈到:“让我做出离开SKT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的队友亦或是教练组,而是当我在S5世界总决赛时,我有了首发机会,在前两场比赛中发挥的不错并且取得了那两场比赛的胜利。我原本以为我会继续打完第三场比赛,但是Faker换下了我结束了那场比赛,当我走下舞台时,Faker霸气登场。所有观众都起立为他大声欢呼‘Faker’”。侯爷的这段话揭示了他决心离开SKT的根本原因。我们看到粉丝文化对侯爷的影响,其实是对一名优秀至极的职业选手自尊心的摧毁。从技术层面上讲,侯爷并不比Faker差,甚至在过去的S5版本,侯爷更适合这个版本的节奏和英雄,但是这样的客观条件最终居然不敌场外因素。当一个人付出了他全部的努力,依然得不到人们认可和尊重的时候,对他的心里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再这样的环境下,即便侯爷做的再好,也会被认为是Faker的一个替代品,这便是实实在在的舆论压力。

无良自媒体的推波助澜

Easyhoon只是是个缩影,对于整个圈子来说, 所有具有关注度的选手或者队伍,但凡遭逢低谷,诸多极其不理智的粉丝都会习惯性的选出“背锅位”。他们完全忘却了电子竞技本不是一个人的战场。而放眼整个电子竞技圈,这样愚蠢的言论比比皆是。一旦职业队伍遇到失利,各种极端言论充斥于网上。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其中,诸多自媒体的推波助澜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各种夸张化的极端标题,引导着无数的粉丝与观众将舆论激化。俨然将职业圈变成了一场场勾心斗角的大戏。俱乐部为了平息舆论疲于奔命,选手们面对着比失败更为痛苦的舆论。然而这些剧本的始作俑者,却躲在屏幕背后,为自己的言论窃喜不已。这种如同聚沙成塔般的舆论,摧毁了Easyhoon,也正在令无数职业选手焦虑不已

在如今的电竞圈,圈内的舆论成为所有俱乐部避之不及的痛点。厚此薄彼以及病态的追捧带来的恶果,正在令所有的选手以及俱乐部焦头烂额。当这片本应代表着不遗余力的拼搏,与倾尽全力的坦然的舞台,因为恐惧,因为粉丝的舆论而畏首畏尾。当粉丝的言论已经足以影响到职业选手正常的发挥的时候,我们难以想象会是怎样一种情形。从一开始粉丝们实实在在的因为热爱去关注它,到最后也实实在在的“毁”了它。

原创:游久电竞

部分评论摘自

————————澎湃新闻 18-05-12 《如何理解饭圈文化:是“圈地自萌”的孤岛吗》

————————北京日报 19-04-12《“饭圈文化”,蜜糖还是砒霜》

对于电竞圈中的俱乐部和一些管理层来说肯定是好事,因为有了大批的饭圈粉丝,就会有很多商品找战队选手代言,随着代言的增多,缓解入不敷出的现状甚至还能大赚一笔。有资金支撑的俱乐部,运营起来会更加流畅,也避免了有第二个rox tiger的事件发生。

除此之外,随着饭圈文化的融入,电竞圈不再小众,知名度大大提升,电竞也不再被妖魔化了,这很有利于电竞这个行业从“幕后”走到“台前”。

对于选手来说有利有弊。

利:

随着饭圈的涌入,看着自己的粉丝越来越多,为了不辜负自己拥有这么多粉丝,那就要更加努力的训练,这样不仅不负自己选手身份,更不负那些粉丝的喜爱。(举例:ts在颁奖典礼说过:感谢大家的对我的支持,以后会更加努力的。)虽然就算没有粉丝,以ts的性格他还是会很努力的,但是多个动力不是更好。

除此之外,粉丝多的选手,再转会期的价值也会有相应的提高,也会很抢手,如果实力强粉丝还多的那种,就像阿水,现在的身价都知道的吧。另一种粉丝很多,实力相对来说不那么强的,也有战队会要的,就像otto。

弊:

1.私生饭的猖獗。之前吃到一个瓜(不知道真假),说阿水之前的一个站子叫送水站,影响了阿水的私人生活,被阿水粉丝喷到关站。

2.还有些不检点的选手,因为有了几个粉丝就想上天,甚至*粉,最后导致这些选手水平下滑,然后逐渐查无此人。

3.电竞文化就是赢了吹,输了喷,自从有了饭圈文化,一些选手赛场上明明表现的不好,妈妈粉们还不让说,各种想理由帮着圆,最后导致有那么一部分选手菜而不自知,最后越打越捞。

对理智的电竞圈老人毫无益处,甚至觉得有点恶心,作为重度网瘾少年,就说几个我见到过的比较搞笑的事吧(不要对号入座,滑稽狗头)。

1、虽然我没玩过英雄联盟,但是作为王者荣耀的星耀段位,我可以很确定的说他的操作没有问题,接下来就是无理有据的分析。(哇!星耀诶,这么厉害!!!)

2、我家**在替补席看饮水机看的好好的,抱走我家**不约。(要不是因为你家**出了问题怎么会让他在替补席看饮水机。)

3、我家**好可爱啊。(涉及审美问题不评价。)

4、**管理层,不让**首发是吧,花圈要不要(首发问题难道不是由教练组根据选手在训练赛的表现决定。)

5、这就是lpl第一**,这就是你们吹捧的第一**,给我家**提鞋都不配,这打的什么玩意。(一场论的星耀选手。)

6、某观众夸了他家**。评论:你故意的吧,你一定是披皮黑,感情挨骂的不是你,到时候如果他因为你的微博挨骂了,他背地里的那些委屈你懂吗?(????)

……

以上言论真的太败好感了,极容易给一些刚入门的电竞粉造成一种误解,我是不是走错了?这真的是电竞圈。

我个人而言,我不喜欢这种文化,但是没有办法,事物发展规律如此,除了遵循规律,礼貌观赛,我确实也做不了什么

先说结论:电竞粉丝是由游戏圈,爱国圈,饭圈共同组成,大家各取所需。电竞圈欢迎更多的朋友加入,也希望大家能够相互包容,过程肯定是冲突不断的。

我们普遍认知的饭圈文化,是伴随着偶像经济发展起来的,包括了很多的活动形式,直接购买商品的行为:唱片、电影票、官方周边,为了增加、保持偶像影响力与良好形象的行为,比如打榜、应援、做慈善,这中间也包括不同团体在公众舆论环境下的撕逼。

饭圈文化从娱乐圈偶像明星开始,逐渐影响了更多的文化圈层,比如喜剧、话剧、音乐剧、体育,包括电子竞技,只要一种文化形态具有吸引力,那么代表性的人物必然会出现粉丝,粉丝的集聚到一定的数量就是饭圈。

粉丝的产生还是基于吸引力原则,饭圈文化也还是一种自身情感的需求,所有行为的付出与得到反馈的过程,本身是完全合理的,“打榜“和”出征“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包括电竞在内的很多文化形态的爱好者在排斥“饭圈文化”更多的原因是不能接受一些行为本身,比如带有恶意的相互攻击,比如一定程度上对于比赛输赢的结果不够重视的言论让享受竞技比赛观赏性的电竞爱好者感觉到了被冒犯,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对于“舶来品“的自卫式反抗。

可是同时,在各大投票榜上占据榜首又展现了饭圈文化对于扩大电竞影响力的正面作用,交流、融合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做好相互包容的准备。

曾经,电竞只有“游戏”没有“圈”,只按实力论英雄。

而现在,一句“蓝公主”也能一石激起千层浪:19年7月,IG战队的老成员kid在生日时叫了新成员宝蓝一声黑称“蓝公主”,不仅kid被宝蓝粉丝们逼迫正式在微博道歉,其他电竞选手们也被此牵连被宝蓝粉丝们一一爆破。也是越来越多的这种“蓝公主”事件,让喜爱游戏的老粉丝们意识到饭圈文化已经全面入侵电竞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电竞圈正在不断扩张,并吸纳了大量的只观看而不玩游戏的“电竞用户”。

19年的数据显示,核心电竞爱好者只占有全球电竞观众的一半不到,而其他的电竞观众都是偶尔观看,甚至不打游戏的,例如LOL《英雄联盟》就有26%的相关用户只收看比赛而并不打游戏。[i]

英雄联盟作为一个成功火了多年的游戏,它寿命很长,但依然面对老用户流失、新用户补不进来的问题,因为门槛太高。但官方要赚钱,要最大范围的收割游戏的盈利可能,怎么办?

只有把电竞变成真正的体育项目,才能够收割到不打游戏却拥有巨大消费能力的潜在观众消费者。这样,不仅是为电竞正名,也是因为这样配上解说等就也能成为体育赛事,用体育赛事的方法盈利。

从这些年的体育赛事里面,也可以看得出来,体育竞技圈也有被饭圈文化入侵的特点,或者说不仅仅是体育圈,很多圈子都开始被饭圈文化入侵。一方面,一部分人对饭圈深痛恶觉,甚至出言“恶臭饭圈”,另一方面,饭圈文化又的的确确在大多数我们能观察到的主流领域不断出现。

往深了说,主要原因还是两点:
1) 资本方的容忍:任何一个圈子一个产业想要合理运营下去,都需要资本源源不断的支持,但金主爸爸也不是傻子,没有任何利益点无条件支持掏钱是不可能的。
2) 流量为王的时代特征:网络的声量在这个年代,无论是对金主爸爸还是选手,都很重要;聪明的人会合理引导它,裹挟利益相关方,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饭圈对于造声量和控评等都很专业。

这里先解释一下,电竞圈其实很大,包括了上中下游的不同环节。大众们能看到的、平时讨论声量比较大的其实就是比赛主办方和战队(包括队员、经理等)这两层。我后面会讲的电竞圈主要也是指这两块儿(都要覆盖的话太多了)。

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

一、为什么电竞圈对于饭圈的抵制程度这么高?

二、饭圈文化是什么?是怎么入侵电竞圈的?

三、饭圈化的必然性

四、饭圈化与电竞圈的博弈:资本如何把握?


一、为什么电竞圈对于饭圈的抵制程度这么高?

一个专业圈子的受众的数量和特征,一定与这个圈子的发展方式息息相关。所以首先,我们来看电竞圈的核心受众是哪些人,他们在意什么。

2000年,电竞进入中国。几年后,Sky通过两连冠成为中国电竞第一位家喻户晓的选手。这个时代的国内游戏大多是局域网游戏,国内也缺乏组织大型比赛的经验;

2008-2015,中国电竞正式步入互联网时代。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定义为第78号体育运动项目,人们对网络游戏和电竞的接纳度变高,资本的进入也让赛事奖金上涨明显;

2015至今,中国电竞产业上中下游逐步完整,国家完善政策支持,用户基础扩大,资本高度关注;

可以看出,在上面讲的这段时间里,国内的电竞圈子经历了从电脑和互联网都没有普及、网游被家长们视为毒药的窘迫时代,到电竞被国家政策看好,进入专业学校,从小众兴趣变成大众话题,并且获得大量各行各业的代言的黄金时代。

但支持这个过程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支持电竞和游戏行业被认可的,正是核心老玩家们。

这是个以青年男性为主的群体,[ii]而这部分人愿意付费和支持的愿意很简单,游戏是他们抛开现实世界之后实现英雄梦的另一个地方,而对于游戏,除了这部分情怀,还因为强弱都非常直观。

他们可以在这个世界里用最简单的思维,“打得好就夸,菜就骂”,跟意见不合的玩家、当时的“粉丝”,看法不同就互相“口吐芬芳”,其实这是他们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的一种语言体系。

同时,他们也不会过度在意外貌啊选手生活啊这些。因为他们的关注点更多的就是在赛场上,实力说话,是他们对游戏热爱和坚持下去的原因。

“电子竞技,菜是原罪。”

二、饭圈文化是什么?是怎么“入侵”电竞圈的?

聊完电子竞技最困难的时期,帮助它坚持下去的核心人群,我们再来看一下饭圈文化是什么,又是怎么入侵电竞圈的?

我们这里所聊的“饭圈文化“主要起源于韩流追星文化,目前国内饭圈的核心人群为00后至90后的女性。[iii]国内早年的饭圈文化还十分小众,聚集于论坛、贴吧、粉丝团体官网这类同好网站。

后来随着微博等全民社交平台的崛起和国内的EXO天朝四子、TFBOYS等中国偶像的涌现,“饭圈“也从原本的小众粉丝群体逐渐扩张成了一个粉丝和经纪公司共同发展的产业,在饭圈中,周边、应援、做数据等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新的商机们也被不断发掘。

饭圈文化中的常见行为包括做数据、控评、制作和购买周边等。我国的饭圈文化特征很鲜明:偶像化个人、更关心选手而非比赛、颜控、花痴、护短、有时偏激……

饭圈文化染指电竞行业具体是什么时间点开始的很难界定,但是以下这些事件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1)2011年王思聪入场电竞行业,组建IG战队。他在微博上发出八字宣言“强势进入,整合电竞” 算是率先把中国电竞推上了媒体热点、进入了微博上吃瓜群众们的脑海中。

2)直播平台+移动端的崛起:曾经观看电竞比赛只能通过官方的客户端或者是一些转播类平台,且只能在电脑上观看;而如今基本每个人都有智能机,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安装直播软件观看比赛。中国游戏直播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8亿增长到2020年的约200亿。[iv]

3)亚文化圈子的主流化大势:很多亚文化发源于女性和年轻人这两个大群体,他们的交际网比起其他群体更加广阔,随着社交平台的崛起,他们基本掌握了网络的大部分声音,也因此亚文化圈子都有主流化的趋势。[v]

伴随着这些,饭圈从对电竞圈感兴趣,到慢慢参与,到渗透,其实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只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因为渗透到了一定程度,加上电竞圈的观众上涨,饭圈文化开始变成了显性的,也才开始遭到讨论。

三、饭圈化的必然性

实际上,随着电竞圈逐渐被大众熟识,饭圈化是一种必然,因为饭圈化背后的经济逻辑最符合数字社交时代的大势。

中国的电子竞技产业链的主要还是围绕电竞赛事进行的,上游包括游戏厂商,中游则是赛事组织方和电竞俱乐部,下游则是直播平台、品牌赞助商和电竞观众等。相对应的,电竞产业的商业模式是生产赛事内容吸引流量(观众),再通过门票、周边商品(线下)和版权费用、广告、赞助(线上)等形式实现变现。

饭圈化产生的流量经济能够给产业里各个环节带来巨大的利益:

· 对于品牌商:饭圈的入侵意味着巨大流量,也就意味着品牌能够通过赞助选手、战队和比赛,对品牌价值进行宣传,触达极大量的潜在消费者。

· 对于战队: 饭圈粉丝率先带来流量,随着而来的还有额外的打赏、周边收入、品牌赞助和产品代言等;例如2017年奔驰就曾植入广告于英雄联盟总决赛,欧莱雅男士赞助S7, 2018年NIKE签约Uzi为代言人等;

· 对于开发商和赛事组织者:饭圈能带来巨大的赛事门票收入和游戏周边及虚拟商品的收益;例如LPL的春季总决赛门票基本开售即售罄,门票被黄牛们一炒再炒;妈妈粉迷妹粉们乐意特意跑到外地看现场比赛,也对俱乐部的周边产品如队服、文创等十分支持。

因此,从经济收益角度来看,饭圈化对整个电竞产业里的从业者来说,基本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四、饭圈化与电竞圈的博弈:资本如何把握?

利:

上面我们已经讲过,饭圈化不仅给选手和战队带来了流量的附加价值,更是能够为整个产业的各个环节都引入大量的新消费者群体。


弊:

如其他答主所述,再高的人气和流量也没办法提高一名电竞选手的成绩/实力,而粉圈带来的流量往往关注的不是他的电竞实力。娱乐圈里,流量就是明星的成绩单、就能保证ta事业的成功;而在电竞行业中,一旦选手战绩不佳、成绩下滑,再高的人气也未必能帮助他重回巅峰。同时,粉丝在护短的同时,喜好变化也快,甚至有人戏称”粉丝翻脸比赞助商还快“。

因此,危害很有可能是饭圈文化会让选手和俱乐部们过度的注意人设、外貌等除了实力的很多方面,分散了选手们的注意力,负面影响选手的心态。拿最近流量圈某明星的案例来看,就是饭圈化带来反噬的最好例子。

与此同时,饭圈文化带来的额外经济收益,未必能够精准地体现在单个电竞选手短暂的职业生涯上。


最后,饭圈化电竞圈,其实是电竞行业的资本自己和自己的一个博弈。

要盈利,就需要饭圈化带来的利益影响和支持。但他们要长久地盈利,就要维持住这个圈子的内核和核心人群,就是电竞圈一开始注重的实力。

而如何维持这个平衡,是艺术,也是挑战。


* 最后,认真写东西不容易,点个赞呗!


reference:

[i] games.ifeng.com/a/20190 Newzoo和ECO氪体联合发布的的《全球电子竞技市场报告》

[ii] 36kr.com/p/5242485 按其中数据推测,电竞初入中国时的男性电竞消费者应该占比约85%~90%

[iii] chyxx.com/industry/2018

[iv] bg.qianzhan.com/trends/

[v] 科特勒《营销4.0》第3章

标签: 选手   文化   竞技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百家号

网站简介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2 天富平台-全球注册登录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号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