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weixin888
楼上的好像都没完全说完整~~
主要因为5点;
1.新加坡华人很多
1963年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马来亚把沙巴、沙捞越饿也拉进来了~为什么要拉2个那么穷的地方进来呢?很简单,因为新加坡的华人太多了!马来亚怕华人太多,马来人为主导的政权会不稳定,会被推翻,所以为了保持马来人的比例,只能把另外两个马来人很多的2个岛民一起拉进来咯。
(更正:是为了保持华人比例,只能吧另外俩个华人很少的岛民一起拉进来咯。)
当时最初原因是为了,borneo的70万马来人,才拉其他小岛进来的。结果borneo临时退出了,剩下north borneo(沙巴)和sarawak(沙捞越),所以最后导致并入的马来人反而没那么多。但是足以达到稀释华人的目的。
2.新加坡当时的共产主义很流行
李光耀为首的当时的PAP来管理新加坡啊。因为新加坡华人多,基本都是中国的移民,对中国的感情很深啊。当时共产主义在新加坡华人圈子就十分的流行,李光耀因为党内有很多共产主义者,所以被新加坡的华人选上去了啊。本来万分不愿意收新加坡,最后也妥协了,就是怕共产主义坐稳新加坡,然后传到马来亚。只能合并然后稀释咯。最后分开,也是觉得共产主义有点太强大了,本来要稀释你,结果我自己都岌岌自危了,还是踢你出去吧。
3.李光耀提倡‘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而马来西亚提倡的是‘马来人的马来西亚’
马来亚联邦当时原本就有规定,就是马来人有很多经济上和社会上的优先权和特惠。例如大学录取分,房屋优先等等。反正一等公民马来人,二等公民其他(华人,印度,还有其他少数民族)。李光耀公然唱反调让UMNO很不爽啊~不仅是华人,其他小数民族也对这个口号很感兴趣,这让UMNO有点害怕,怕马来人的特权会被剥夺。
4.种族暴乱
这个虽然不是最大的原因,但是是分开的trigger point.暴乱的原因嘛,其实和印尼这个腹黑的国家有关。马来亚联邦成立后不是把沙巴、沙捞越饿一起圈进来了嘛。可是印尼不高兴,觉得沙巴东部的North Borneo是我的,然后记恨与马来西亚联邦。派了很多人来煽动马来人和华人的对立的情绪,还炸了新加坡的麦当劳。UNMO因为讨厌PAP,所以也一直煽动新加坡的马来人说新加坡政府虐待马来人。多方面的情绪煽动导致在,先知穆罕默德生日的时候,一大群马来人聚起来庆祝,一庆祝,人一多,再一煽动,集在心理的情绪一爆发,暴动就开始了!20多个人死亡,上百个人受伤。
5.经济利益纠纷(马来西亚没有对新加坡开放市场)
李光耀想合并成马来亚主要就是想成为一个大国,可以依靠马来亚的水源,电源,和庞大的市场。可是变成联邦后,马来亚迟迟不肯开放本地市场,而新加坡进入马来亚依然要税。然后说了几次都不肯调低。马来亚政府也怕开放了,经济中心就从吉隆坡移到新加坡,那就惨了。后来新加坡火了,把原本要借给沙巴、沙捞越饿的钱给停了,然后双方互相 写信互骂,某些极端UMNO甚至想直接把PAP的抓起来。
--------------------------------------------------------------------------------------------------------------------------------
楼上种种原因的影响是:
3>5>4>1>2
就在1965年8月9号,新加坡以126-0的票数,被迫出局!新加坡的代表都没有到!就算到了也没用。然后新加坡就独立了啦!!
续更 先看着吧
事实上,现在的马来西亚也足够后悔。
当初马来西亚不要新加坡,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新加坡华人实在太多。
马来西亚在1965年硬是强烈要求新加坡,你必须给我独立出去,别粘着我。理由是,新加坡华人太多了(70%都是华人),当时的马来西亚中的马来人和华人起了冲突。
一九六一年,当时的马来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有意将新加坡、马来亚、文莱、砂拉越和北婆罗洲联合起来组成马来西亚。对此,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决定将选择权交给人民,于是就举行了全民投票,最后71%的人投了赞成票。于是在1963年9月,新加坡脱离了英国的统治正式加入马来西亚。
1965年,新加坡再次独立,建立了新加坡共和国。新加坡一个弹丸之地,要资源没资源要财力没财力,要生存是相当困难的。但新加坡还是找到了出路,一方面以互利共赢的政策吸引外资,另一方面,设立的经济发展局致力于实行国家经济发展方针,重视制造业,裕廊工业区正式成立,并在加冷、大巴窑等地建立轻工业基地。
同时,新加坡利用自身地理优势,扼守马六甲海峡,建立起来新加坡港口,赚取了大把的资金。
新加坡凭此,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八九十年代,与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并称“亚洲四小龙”。
不是马来西亚失去了新加坡,而是李光耀失去了马来西亚。
初期的马来西亚成员国有4个,全都是从英国独立的殖民地:马来亚联合邦(1957年8月31日独立)、新加坡自治领(1963年8月31日独立)、沙巴/北婆罗洲(1963年8月31日独立)和砂拉越(1963年7月22日自治,9月16日独立),并于1963年9月16日在马来亚联合邦的基础上组成马来西亚联邦。
根据马来西亚中五历史课本,拉沙巴和砂拉越进马来西亚的原因是:
1、稀释非土著(主要是华族)的人口比例。
2、避免印尼和共产主义势力入侵沙巴和砂拉越。
3、加速沙巴和砂拉越从英国独立和自治。
根据马来西亚中五历史课本,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的原因有:
1、获取必要的生存资源。
2、取得更大的开放市场,国内免关税。
3、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民主社会主义)希望能依赖联邦政府来剿灭新加坡内的社会主义阵线(共产主义)。
维基百科给的新加坡独立的理由有:
1、新加坡的加入导致华人人口过多,联邦陷入种族“不平衡”的状态。马来族和华族人口相当,马来族没有优势,这让很多马来人感到害怕,担心在自己的国家成为少数民族,只好强迫新加坡退出。
2、新加坡自治权太大,是联邦里唯一与联邦政府拍板叫声的州政府,联邦政府担心自己没能力控制新加坡。
3、李光耀强调“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理念,反对联邦政府的“马来人的马来西亚”理念,反对土著特权,导致联邦政府和新加坡州政府发生冲突。
4、印尼特务在新加坡内杀了一个马来车夫,马来人认为这是华人干的,向华人复仇,爆发了马来人和华人的冲突。而且1964年的种族冲突加剧了这一点,在这起冲突中新加坡请求联邦政府介入,而联邦军队只针对华人镇压,导致华人死伤惨重。
5、人民行动党在1964年新加坡州选举中拿下了原属于联盟(马来亚的执政联盟)的3席,然后在1965年全国选举中拿下了马来亚的1席,对联盟产生威胁。人民行动党还处处针对联盟的成员党马华公会,让联盟难堪。
6、联邦政府迟迟不肯在马来亚和新加坡之间免收关税,违背了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的初衷。新加坡也没有按照协议给沙巴和砂拉越贷款。
我觉得的理由是:
1、马来亚对于新加坡的加入早就不感兴趣,是新加坡苦苦哀求加入马来西亚的,所以联盟内很多人对于新加坡是很不服气的。
2、联邦政府不看好新加坡独立,以为新加坡独立后会哭哭啼啼肿着眼睛地要求回归马来西亚,哪知道后来玩偏了。
3、联邦政府在新加坡的权限太小,还不如不合并。
4、联盟内的马华公会因为与人民行动党的竞争关系而同意逐出新加坡。(此时的马华公会占有国会中马来亚大陆104席中的27席,新加坡只在大陆赢取1席)
新加坡独立后,马来西亚还控制着新加坡的一部分事宜,直到新加坡请求各国介入,马来西亚才从新加坡撤军。
李光耀:“每当回顾签署协议,使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的那个时刻,我们总会感到痛苦,因为我一辈子都相信合并和两地统一。地理、经济和亲属关系把人民连在一起”。
参考资料:
马来西亚SPM历史课本
维基百科
维基上有更好的诠释:
战后的新加坡已经与战前大不相同,人民要求在政府中有更大的发言权。总督的权力被分散,一个由官方人士及被任命的非官方人士组成的顾问组成立。该体系于1947年7月变为两个分开的行政及立法会议。虽然总督依然拥有很大的权力,但是人民已经有权选出立法会议中的6名成员。
1948年6月,由于马来亚共产党企图使用武力夺取马来亚及新加坡的政权,新加坡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持续长达12年。到1953年底,英国政府任命一个由蓝带尔爵士率领的考察组重新评估新加坡的宪法地位,并提供相关建议。政府最后接受蓝带尔的建议,并最终修改新加坡的宪法,赋予新加坡更大程度的自治。
1955年的选举是新加坡历史上第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新的登记制度使原本只有75,000人的合格选民增加到三十万人。而且华人选民的数量首次大幅度增加。最后,劳工阵线取得10个席位。大卫·马绍尔于1955年4月6日成为新加坡的首任首席部长。他领导的劳工阵线与巫统及马华公会组成联合政府。
马绍尔在作为首席部长期间受到许多困难。1955年5月,福利车厂事件爆发。林清祥和方水双等工会领袖要求福利巴士公司加薪,在公司拒绝后开始暴乱,焚烧车厂内的巴士。这场暴乱还获得新加坡的华校的支持。最后政府动用水炮和催泪弹才驱走暴民。在1955年期间,共产党人共发动275起示威活动和暴乱。
在与伦敦政府关于新加坡完全自治的宪制谈判破裂后,马绍尔于1956年6月6日辞职,由劳工部长林有福出任新的首席部长。1957年3月由林有福组成代表团,成功在伦敦与英国达成协议:英国政府同意让新加坡作为一个自治邦,在共和联邦之内实行自治,和给予新加坡更多权力等。1958年5月28日,双方在伦敦正式签字。
1959年,新加坡取得完全自治。同年5月30日,新加坡第一次举行大选,选举第一届完全民选的立法会的51名成员。人民行动党在选举中获得43席,成为最大党。同年6月3日,新加坡宣布实行内部自治。同年6月5日,新加坡最后一任总督顾德爵士宣布新宪法生效,新加坡成立自治政府,他本人担任首任元首,李光耀成为首任首相。
新政府成立后,李光耀决定释放被林有福政府关在樟宜监狱的亲共政治犯,如林清祥、蒂凡那、方水双等人。他们在出狱后,都表明接受行动党现任中央委员会的领导。
1961年5月27日,马来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公布想把新加坡、马来亚、汶莱、砂拉越和北婆罗洲(沙巴)联合起来组成联邦。这是因为随着新加坡政局不稳定,东姑害怕新加坡有朝一日会被共产党人占据,利用新加坡作为基地对马来亚展开行动,使马来亚之前对抗马来亚共产党成果功亏一篑。
人民行动党支持合并,但是党内亲共人士怕合并会对他们不利,所以林清祥等13人脱离行动党,成立社会主义阵线,反对合并。对此,李光耀决定在1962年9月1日举行全民投票。选票上有三个选项:
1. 我支持合并,新加坡获得劳工、教育和其他议定事项的自主权,同时新加坡公民自动成为马来西亚公民。
2. 我支持全部及无条件的合并,新加坡应以一州的地位,根据马来亚联合邦的宪法文件,与其他十一州在平等基础上进行合并。
3. 我支持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条件应不逊于婆罗洲地区所获得者。
选票上没有反对合并的选项,社阵只能要求人民投空白票。最后71%的人支持第一个选项,只有26%的人响应社阵号召,投空白票。1963年2月,李光耀在英国及马来西亚支持下,发动冷藏行动,多位社会主义阵线人士遭逮捕下狱。9月16日,马来西亚联邦成立,领土包括新加坡、马来亚、砂拉越和沙巴。汶莱因为国内发生叛乱活动而拒绝合并献议。
看得出李光耀为了加入马来西亚,什么招数都用上了,没有反对选项的选举。
2019年2月5日更新:
在百度贴吧逛的时候,有吧友发帖问百度文库里的“为什么马来西亚不要新加坡”里的内容是不是真的。我看了百度文库原文后,发现那篇文章抄袭我在知乎的原创回答!而且曲解了我的意思,把以上种种原因概括成了“因为新加坡当时穷”,我从来没说马来西亚不要新加坡是因为新加坡穷!看了这篇文章就会知道,马来西亚强迫新加坡退出主要是政治原因。这个更新表达我对百度文库的鄙视!请大家看清楚百度的真面目!
说白了,马来人害怕自己被边缘化。
于是,他们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边缘化华人。
新加坡现在有多风光,当年它就有多惨。
在 20 世纪就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如今人均 GDP 接近 8 万美元。
远超中国(1.26 万美元)、美国(6.94 万美元)。
谁曾想到,50 多年前,新加坡在立国之初,却受尽「委屈」。
独立成国,那是多少征服者梦寐以求的目标。
但是,新加坡却不一样。
1965 年 8 月 9 日,新加坡宣布独立这天,总理李光耀是绝望的。
「新加坡的独立是强加在它的头上的……」
新加坡那时还是个「小渔村」。
自然资源匮乏、经济条件窘迫......
唯一的优势是地理位置。
来往欧亚大陆的船只,几乎都得经过新加坡所在的马六甲海峡。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新加坡靠海运,比如收个路费、做做生意,也能过活。
可是,新加坡依旧不具备独立成国的条件。
最好的出路,就是跟邻居马来西亚「报团取暖」、「共同致富」。
本来,新加坡都干劲十足地走上了这条路。
在 1963 年,新加坡就加入了马来西亚联邦,算是找到了组织。
本以为,小弟从此跟着大哥,能吃香喝辣。
可没想到,大哥却只想压榨小弟,自己养尊处优。
见新加坡总是心不甘情不愿,不到 2 年,马来西亚就对这个弹丸小国厌倦了。
于是,马来西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一刀两断。
从此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1965 年 8 月 8 日,马来西亚在以其为中心的国会上直接提议:
将新加坡踢出联邦!
最终,以 126 票赞成、0 票反对,新加坡被「踢出群聊」。
「Singapore is out」。
就在当天,这句话被登报在世界各国报纸头条上。
字字诛心。
报纸内容新加坡像一个被赶出家的孩子,不得不年纪轻轻就自力更生。
8 月 9 日上午,新加坡向全世界宣布:独立成国。
当天下午,新加坡市政府厅举行了一场记者会。
记者们满脑子都是问号。
怎么突然就宣布新加坡独立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眼含泪光的总理李光耀身上。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埋怨,何况是一国总理。
李光耀只能憋着一股气,没说几句,就开始「暴风哭泣」。
1965 年 8 月 9 日,李光耀(中间)在记者会中哭泣。记者会不得不因此中断 20 分钟。
要知道,身为华裔的李光耀,一直信奉着「男儿流血不流泪」这句老话。
可他这辈子还是哭了两回。
一回是在他的母亲去世时。
一回便是在新加坡宣布独立这日。
事后,李光耀在日记本上无奈地写道:
「1965 年 8 月 9 日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日子,我们从没争取新加坡独立......」
这哪里是什么「奴隶翻身把歌唱」,简直就是「被赶到孤岛自生自灭!」
李光耀曾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当时,马来西亚穆斯林有一个风俗。
男女结婚后,丈夫可以单方面宣布「塔拉克」。
翻译过来就是「我休了你」。
女方自然没有这个权利。
但离婚后,丈夫如果后悔了,还可以直接娶回原配妻子。
只是事不过三。
如果丈夫对一个妻子说了三次「塔拉克」。
那这段婚姻就算彻底没戏了。
当时,新加坡被「休」时,马来西亚就在国会上读了三遍相关法案。
相当于,对新加坡说了三次「塔拉克」。
这彻底断了新加坡重回马来西亚怀抱的念想。
李光耀的「暴风哭泣」背后,不仅仅是委屈,还有前路渺茫的愁苦。
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庇护的新加坡有多惨?
且不说新加坡当时没有什么军队保护国家安全。
也不说没有任何矿产资源、90% 的粮食都要靠进口。
连让人活命的淡水都没有!全靠马来西亚进口。
可以说,离开联邦的新加坡一度陷入「绝境」。
而作为新加坡掌舵手,李光耀自然明白:
熬过去了,还有一线生机。
熬不过去,就只能自生自灭。
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竟也能绝境逢生、逆天改命!
其实,马来西亚并非不识货。
1961 年,马来亚联合邦(非马来西亚,主要指马来半岛,后文简称「马来亚」)主动提出「马来西亚计划」。
计划将新加坡、沙捞越、沙巴、文莱和马来亚合并成一个新国家,叫做「马来西亚联邦」。
文莱因为石油分配和领土纠纷,没能加入联邦。
可新加坡却很愿意加入马来西亚计划。
至于为什么,关键还是在「地理位置」上。
一直以来,新加坡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新加坡处于「马六甲海峡」的中心地带。
「马六甲海峡」长达一千公里,是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的主要通路。
从欧洲、中东、南亚到亚洲东部或澳洲的船只都需从此经过。
而「马六甲海峡」两侧有三个地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
只是新加坡更幸运,地理条件比另外两个更好。
印度尼西亚海岸线大多是沼泽和浅滩,大船难以靠岸。
而新加坡有很多深水巷道、码头岸线也更长。
马来西亚的码头岸线只有 9 千米,新加坡却有 2.1 万米。
所以,新加坡更适合建设港口,而且属于世界级的水上交通枢纽。
有了港口,物流运输、进出口贸易等就更容易发展起来。
马六甲海峡地图可新加坡面积又太小了,只有 728.6 平方公里。
开车 2 小时就能环岛一周。
且新加坡也没有什么军事力量。
一旦有外敌入侵,新加坡打也打不过,逃也没处躲。
在二战期间(1939 年~1945 年),新加坡就因此吃了不少苦头。
1819 年至 1942 年间,新加坡是英国的殖民地。
二战爆发后,日军用 55 天就占领了马来半岛。
随后,日军又用了 2 周时间迫使驻守新加坡的英军无条件投降。
这对新加坡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日军在新加坡大量捕杀「反日分子」、「敌性华侨」。
甚至日军高层军官扬言:「要全新加坡一半人的命!」
新加坡社会几乎在一夜之间尽数崩塌。
李光耀当时还是学生,目睹了日军的卑劣行径,十分痛心。
1942 年至 1945 年,日本殖民期间,新加坡被迫改名为「昭南」。
华人被一车一车地拉到海边,被集体屠杀。
曾经最繁忙的水域成了被华人鲜血染红的「死海」。
1945 年日本投降以后,新加坡再次成为英国殖民地。
直到 1958 年 8 月,英国议会通过了新加坡国法。
新加坡开始走向独立自治之路。
可新加坡当时的军事力量几乎为零。
一旦英国军队离开新加坡,又将面临巨大危机。
血淋淋的历史教训在前。
「弹丸小国」新加坡要靠自己在国际上「夹缝求生」,力量还是太单薄。
它只能与马来西亚等周边邻国组成联盟。
借助他人的力量来保障自身的安全,俗称「抱大腿」。
而新加坡也可以和马来西亚优势互补。
新加坡有天然的港口、便宜的劳动力。
马来西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市场。
只要双方合作,不愁没有「翻身把歌唱」的那天。
1961 年 1 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就公开表示:
「新马合并是历史的必然,是我们要完成的当前任务。」
1961 年 5 月,时任马来亚首相东古·阿都拉曼提出「马来西亚计划」。
为了让新加坡尽快投入马来西亚联邦的怀抱,李光耀立刻抓住机会。
他在 1962 年 9 月 1 日组织了一场「全民公投」。
让人民决定「以何种方式加入马来西亚联邦」。
选票上,只有三个选项:
你品,你仔细品。
首先是关于「合不合并」的问题。
这选票绝对是 100% 的同意,因为并没有「不合并」的选项。
其次是关于「怎么合并」的问题。
不管选哪一个,最终区别都不大。
因为这三个选项并非相互独立的选项。
选择其中任何一个,都不影响另外两个选项同时发生。
这种「骚操作」,就是做个表面功夫。
真正的决策权,哪里在老百姓手上?
不过,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
李光耀对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联邦是「势在必得」。
哪怕耍一些会被人诟病的手段,也在所不惜。
最终,71% 的选民选择了第一项。
如他所愿,在 1963 年 9 月 16 日,新加坡宣布加入马来西亚联邦,并且保留部分自治权。
而很巧的是,这天也是李光耀 40 岁生日。
李光耀与东古·阿都拉曼只是联盟容易,合作却很难,
就像是结婚容易,相处难。
两个种族、宗教、经济、政治、军事都相差甚远的地区。
要想融为一体,实在是太难了。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还处于刚刚合并的「蜜月期」。
谁知没过几天,矛盾就出现了。
在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联邦的第 5 天。
也就是 1963 年 9 月 21 日。
新加坡迎来了历史上唯一一次「州立法会议选举」。
参选党派获得议员席位最多者,组成下届政府,该党党魁则为政府首相。
原本,这是「人民行动党」、「社会主义阵线」和「联合人民党」的三党之争。
没想到,选举中突然冒出一匹黑马。
那就是巫统、马华公会和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党」。
其中,巫统是由马来人组成的政党;
马华公会由马来亚的华人组成;
国大党则由马来亚的印度人组成。
而这「联盟党」背后的操纵者是以马来人为主的联邦政府。
让它参与新加坡州的选举,其实就是为了提升马来人在新加坡的执政地位。
甚至试图让「联盟党」夺去新加坡的执政权,驱除「人民行动党」的势力。
「联盟党」的出现是李光耀始料未及的。
对方派出「豪华」的竞选团队,共 42 位优秀候选人。
但最终还是落败了。
因为,新加坡 70% 的人口都是华人。
自然选民更加支持以华人为主的党派。
所以,根基不深的「联盟党」全军覆没。
李光耀带领的「人民行动党」遥遥领先,获得 37 席;
「社会主义阵线」获得 13 席;
「联合人民党」1 席。
「联盟党」一席议员席位也没拿到。
不过,「联盟党」的突然出现也提醒了李光耀:
既然联邦政府都可以派人来参加州里的大选,那州里也可以派人去参加联邦大选吧?
于是在 1964 年 3 月,马来西亚联邦下议院选举开始了。
但这次选举只是针对马来亚的 104 个地区进行投票。
新加坡、沙巴、沙捞越各自拥有固定的席位,分别是:
新加坡 15 个、沙巴 16 个、沙捞越 24 个。
马来西亚联邦的第一任首相还是东古·阿都拉曼。
他一听李光耀的「人民行动党」也要参选,立刻就不高兴了。
可他又没有理由拒绝,只好暗戳戳地向李光耀表明自己的不爽。
李光耀也很识趣,立刻吩咐下去,低调参选。
争席位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人民行动党」拥有应得的选举权。
就像「联盟党」能参与新加坡洲的选举一样。
「人民行动党」也有权参与其他地区的选举。
不过,迫于东古的压力,「人民行动党」只派出 11 个人竞选。
几乎是「象征性」地参与了一下马来亚各地区的选举。
可没想到,最后「人民行动党」竟然获得了 1 个席位。
这里稍微总结下这一回合联邦政府和新加坡州政府之间的较量:
「联盟党」在新加坡州选举中,派出 42 位候选人,争取 51 个席位,结果为 0。
「行动党」在下议院选举中,派出 11 位候选人,争取 104 个席位,结果为 1。
虽然没什么可比性,但能感觉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的融合,进展并不顺利。
不管是哪一方,都不太想对方染指自己手中已有的权力。
新加坡在加入马来西亚之初,双方是这样划分全力和义务的:
新加坡将其国防、外交、内安等权力交给联邦政府。
自己只保留财政、劳工、教育等权力。
说起来简单,可权力的边界,哪有这么泾渭分明?
尤其是在「政权」上,任何小小的试探、越界,都会引起滔天巨浪。
除了「权」,还有在「钱」这件事上。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也发生了许多纠葛。
新加坡还得将每年税收的 40%(约占总收入的 27%)都要上缴给联邦政府。
这简直就是霸王条款。
但新加坡为了寻求军事庇护、内陆市场,还是咬牙同意了。
可是,联邦政府却想「只进不出」。
给新加坡的财政预算,能省就省。
新加坡在做什么好生意,能截胡就截胡。
比如,新加坡有出口纺织品和成衣到英国的配额。
这是一笔利润还不错的生意。
联邦政府知道了,瞬间眼红。
它让新加坡让出一部分配额,并且还要在马来亚建一家成衣厂。
新加坡能说不?
他们想,但不能。
毕竟,以后双方还要继续做生意、干大事。
这件事让新加坡的 3 家纺织厂的 2000 多名工人失去了工作。
也间接影响了英国人的纺织品和成衣贸易。
一位英国驻马来西亚大使实在看不下去了。
他直接对联邦政府施压,这才让新加坡拿回配额。
联邦政府不仅「明抢」新加坡的生意,还暗中「使绊子」。
当时联邦政府的财政部门有规定:
但凡要在新加坡投资建设新兴工厂,必须把相关材料寄到吉隆坡审核。
谁能想到,吉隆坡那边把标准抬得高高的,就不让新工厂在新加坡落地。
这招实在是太损了!
新加坡加入联邦的两年间,总共送去 69 份申请书,只有 2 份获得了批准。
而其中 1 份还有杂七杂八的限制,等于没有批准。
可以说,只要是新加坡想要的,马来西亚就要出手阻挠。
但如果是他们想要的,那就是理所当然。
不过,新加坡的损失远远不止这些。
二战后,大家都忙着建设经济。
新加坡就指望着靠联邦政府打开马来西亚、沙捞越、沙巴的市场。
可是,联邦政府却迟迟不允诺。
他甚至还得寸进尺,想要更多!
1965 年 12 月,联邦政府试图将新加坡的缴税从 40% 增加到 60%。
这不是明摆着,只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吗?
李光耀一看,吉隆坡那边不仅想阻碍新加坡的发展,还想要「空手套白狼」。
他实在是气不过,于是就提出:
要不「联邦政府」改成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联合政府」。
也就是从「一个国家一个中央政府」,变成「一个国家两个中央政府」。
马来西亚首相东古自然也是一百个不愿意。
就在双方来回扯皮中,新加坡爆发了极端事件。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