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潮流网,最新潮鞋资讯分享!

微信号:weixin888

《红楼梦》里的宁国府、荣国府和大观园有多大?能否用图纸展现出来?

时间:2023-08-08 14:28人气:编辑:佚名
最近看了红楼梦,发觉贾家的院落很大,但是不知道具体有多大。

这张大概是基本准确的宁荣府全图。按照宁荣两府大门一箭地的距离,大概200到300米,所以,大观园宽大概也就300多米,在图上估摸一下,园子长度大概500米,算上曲折,整个大观园周长1600多米,这就三里出头了。再考虑到过去的“里”可能比现在的“市里”稍短。所以,周长三里半,是正确的。

至于两府的面积,宽度大概400多米吧,长度应该接近1000米了。

打倒封建恶霸官僚豪绅!

本文第一章全部摘抄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1日出版的黄云皓先生所著的《图解红楼梦建筑意象》,如欲详细了解,可以参考原书(网上搜索或者图书馆借阅)。

第二章关于大观园大小还有相关的论文详细解释,提出和黄云皓先生不同的看法,再次也奉上,权当做个比较。

朱伟杰.大观园到底有多大?.同仁学院学报第12卷第三期,2010.5.

特别提示大家,几乎所有的关于大观园和贾府的平面图,在比例上都是不恰当的,大多数看起来都是前松后紧,如果按照正常的比例规划,大观园恐怕要超出贾府的范围, 比如周汝昌的《荣国府院宇示意图》,杨乃济、戴志昂的《大观园模型图》,葛真的《大观园平面示意图》、徐恭时的《红楼梦大观园平面示意新图》、伯齐的《大观园图》和张良皋的《大观园匠人图样意象》,还有宋鸿文的《大观园贾府院宇布局图》、孟庆田的《大观园贾府建筑平面图及鸟瞰图》 。

这可能是文学修饰的缘故,贾府比较宽敞,庭院重重,显示“侯门深似海”,大观园的大小则是没有确定的标准,如果按照现实中园林的大小,恐怕贾家早就被皇帝以僭越之罪砍头了,曹公规划大观园,着眼点在于人物性格的塑造,为众儿女构建一个世外桃源,读者明白大体轮廓即可,一味细究,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

第一章 图解红楼梦建筑意象

第一部分 建造大观园前贾府的总体构成

贾府的总体构成:书中的贾府是由宁国府和荣国府两府构成,两府位于街的北侧,座北朝南开大门。两府相联,中有小巷隔断。宁国府在东,荣国府在西,二府之门相隔不远,不足一箭之地,即二百米左右。






宁国府的院宇构成:宁国府分为府邸和花园两个部分,花园名会芳园。文中对各建筑院落均泛泛而谈,方位不详。只知道宁国府花园(会芳园)中有建筑“天香楼,“凝曦轩”,“登仙阁”,“逗蜂轩”等。有溪流通过,可知是后面建大观园时所提的引外河之活水,照应后面建大观园时,从会芳园的“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一语。园中西北是水面,依水建轩,东南有假山。傍山建榭。府中各房各院均泛泛而提,方位不详,但从后面的文字分析,应该集中在东路和中路,书中着重提出有“三间一所抱厦”,应是正堂前的抱厦。在宁国府中路正院的西侧有一院落是贾氏宗祠;此外宁国府中路从大门到正堂的各层次构成,书中写到“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作者在这里意在渲染宁国府的广宇重门,庭院深邃,但实际上建筑布局不会这样一连串从南到北地布置,这句话实际上是表现了三个进深的院落,第一进院落是从“大门”到“仪门”,第二进院落是从“仪门”到“内三门”,这一进院落中有大厅,及其左右的暖阁和后面的内厅,第三进院落就是从“内三门”到“正堂”,其中“内三门”实际上应该就是“内仪门并内塞门”的组合,“内塞门”可以理解为“内仪门”即垂花门的一道屏门较合当时建筑的做法,统观宁国府的布局可知这和当时王府的布局是相似的;再有会芳园在建大观园后仍残存部分园林,园中天香楼仍在,还有紧邻贾氏宗祠的丛绿堂等建筑残存。



荣国府的院宇构成:书中对于荣国府的描述比宁国府要深入细致得多。因为从全书看,《红楼梦》一书描述的重点在荣国府,而荣国府的重点又在位于西路的贾母院中。可见全书荣国府是主,宁国府是宾衬。书中对于荣国府的主要院落和交通路线都做了详细的描述,其目的是为书中人物创造出一个具体的活动场景。关于荣国府内各院落的关系可以总结为:荣国府的院落主要是四路,中间一路是荣府正院,其西路是贾母院,其东路紧邻是王夫人院,这个院是带有东跨院的,荣国府最东边一路就是荣府的旧花园,目前是贾赦居住,凤姐院在贾母院后院旁。主要的交通枢纽有两个:一个是位于贾母院后院和王夫人院后院之间的“南北宽夹道”。这条夹道联系着《红楼梦》中的三个重要人物,贾母、王夫人、凤姐;另一条是位于王夫人东跨院与梨香院之间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夹道,联系着王夫人和薛姨妈。《红楼梦》中的人物主要就是在这两条路线上走动,到达各院的。在贾府建大观园后,荣国府又新盖了贾母的大花厅,此花厅应在贾母院之后。




第二部分 建造大观院的过程

红楼梦从第十六回就开始了大观园的建造,到第十七回建造完成。书中是这样详细描述的:“老爷们已经议定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正经是这个主意才省事,盖造也容易,若采置别处地方去,那更费事,且倒不成体统……次早贾琏起来,见过贾赦贾政,便往宁府中来,合同老管事的人等,并几位世交门下清客相公,审察两府地方,缮画省亲殿宇,一面察度办理人丁。 自此后,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当日宁荣二宅,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如此两处又甚近,凑来一处,省得许多财力,纵亦不敷,所添亦有限。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子野者,一一筹画起造。”(第十六回)“园内工程俱已告竣”(第十七回)。 这几段文字详细地介绍了大观园的园址的大小、在贾府中的方位和建造过程。对于大观园的园址的大小,以前有许多文章都做了详细的探讨,这里就不再深究。在对于园址的许多观点中,笔者同意关于大观园面积的“三里半大”的描述是指大观园周边之总长代表面积的这一说法,但按照书中对于大观园的描述,大观园不是超大而广阔无边的,园中诸景诸院“究竟只在一隅。然处理得巧妙,使人见其千邱万壑,恍然不知所穷。所谓会心处不在乎远。大抵一山一水,一木一石,全在人之穿插布置耳”(脂批)。

对于大观园的方位应该是在宁、荣国府的后半部分,是充分利用荣国府的东大院和宁国府的会芳园的西半侧合并而成。计成《园冶》中写道“旧园妙于翻建,自然古木繁花”。大观园的建造正是利用现状园林院落进行的一项改造工程。这样做的妙处是省时、省力,又可以充分利用现状条件,因地制宜,巧妙构思,因此可以说大观园的选址、建造的构思是十分巧妙、十分成功的。

第三部分 建设大观园之后的总体平面图

从红楼梦第十六回开始,为了迎接贾妃元春的省亲,贾府进行了一项重要的改造工程,这就是大观园的建造。正是因为大观园的建造使得贾府的建筑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此外从第十六回至第八十回,宁荣二府中还有一些新的建筑信息点出现,下文将把这些建筑信息点综合加以分析研究。



一、宁国府院落布局 宁国府在经历了大观园的建造之后,除了一部分会芳园归入大观园之外,其余的部分并未发生变化。在这第十六回至第八十回中,又有新的院落出现,这就是在第五十四回中着重写出的是宁国府中的贾氏宗祠。

二.荣国府院落布局 荣国府为了迎接贾妃元春的省亲建造了大观园,这是荣国府格局在第十六回至第八十回中最大的变化。其他的就是贾母建了一个大花厅,其余的均无什么变化。

三、难点分析、

薛姨妈另迁的“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薛家客居贾府后就在荣国府的东北角的梨香院住下。梨香院坐落在荣国府的东北角,后面有门通后街,不必穿过荣国府就可以自由出入。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而到建大观园时,薛姨妈就“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早已腾挪出来,另行修理了,就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这“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究竟位于荣国府的什么位置,历来就有争议,尤其是在作贾府院宇布局图时,更是一个难点。“东北上”的“上”字,在这里不能理解为“上面”的“上”,而因理解为“方位”,即“东北方向”。如第十三回“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第七十八回,宝钗笑道“三则自我在园里,东南上小角门子就常开着,原是为我走的”等,可见这里的“上”是一个表示方位的虚词,因此,“东北上”这句话应该理解为“荣国府东北方位一带某处”。那这一处神秘的住所究竟在哪里?书中没有直接表述,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书中的描述中探求到一丝信息。第五十九回,贾母与王夫人去送灵,书中写道“园中前后东西角门亦皆关锁,只留王夫人大房之后常系他姊妹出入之门,东边通薛姨妈的角门,这两门因在内院,不必关锁”,这里明指出大观园的东面有直通薛姨妈家的角门。这里从文字上看决不可能理解为薛家客居的“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的东边的角门,但又有怪事,如果大观园的东角门通薛家,则薛宅应在大观园的紧东侧无疑,众所周知,大观园是荣国府东大院与宁国府的会芳园的西部合建而成,如果薛宅在大观园的紧东侧,岂不是跑到宁国府中去了?实在不通。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有的贾府院宇图就把薛宅安排到了荣国府的西北角,而解释这“东边的角门”是薛宅的东边的角门,而不是大观园的东角门。

是如果按这种布局细校书中的描述,确有矛盾。第三十四回,薛宝钗在薛姨妈处受了其哥的气之后,回到蘅芜苑后直哭了一晚上,第二天从蘅芜苑到薛宅接薛姨妈进园探宝玉,而此日一早,林黛玉站在怡红院附近的花荫里窥探。怡红院在大观园的东南方,这时薛宝钗从大观园的北侧的蘅芜苑走来,正碰见站在花荫里的黛玉,可知宝钗是从北面向东南走。书中第七十八回还有“三则自我在园里,东南上小角门子就常开着,原是为我走的,保不住出入的人就图省路也从那里走,又没人盘查,设若从那里生出一件事来,岂不两碍脸面”一段,可以明确地肯定薛家是在大观园的东南方向无疑。那么这个在荣国府的东北方向大观园的东南方向的神秘薛宅究竟坐落在哪里呢?下面的贾府建大观园后总平面图给出了一种解释。它位于荣国府的王夫人院和贾赦院的东北方向,大观园的东南方向,大观园正园门的东侧,这一位置正好靠近宁荣府之间的私巷,薛家日常可以自由进出,不必穿越荣府,因此这个布置从方位上和日后薛宅的日常活动上都还讲得通。那么可能又有人发问,大观园建造时,不是还用了一部分荣国府的贾赦所居的旧园吗?如果薛宅建在这个位置,正好卡在大观园和荣府旧园中间,那么大观园如何利用荣府旧园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细读书中关于大观园的建造过程了“自此后,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当日宁荣二宅,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如此两处又甚近,凑来一处,省得许多财力,纵亦不敷,所添亦有限”,从这一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大观园的建造是拆了宁国府会芳园的西侧的界墙与荣国府的东大院合并而成,而并没有拆贾赦所居的荣府旧园的院墙,从后文中可知,大观园建成后,贾赦仍旧居住在荣府旧花园中,并没有搬迁,可知大观园建造时,只有可能挪用了贾赦院中的部分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并没有把贾赦院合并到大观园中去,因此,贾赦院完全没有必要一定和大观园连属,因此中间夹一薛宅也是合理的。

第三部分 大观园的园林布局



我们知道园林布局的四要素是建筑、山石、水体、植物,而园林的设计也就是这四个要素的布局,下面笔者就从这四个方面来一一分析: (一)大观园的建筑布局:大观园中的建筑被一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分为东西两部分。中轴线上一路从南到北是,正园门、翠幛大假山、沁芳亭桥、玉石牌坊、省亲别墅;这条轴线的东半区从南到北有怡红院、嘉荫堂等祭月赏月建筑群、佛寺道院建筑群(含栊翠庵)、沁芳闸桥等;这条轴线的西半区是红楼诸钗的居住区,从南到北有潇湘馆、紫菱洲(缀锦楼)、秋爽斋、稻香村、暖香坞、蘅芜苑、植物园景区(含红香圃、榆荫堂),其中滴翠亭在潇湘馆附近,藕香榭在暖香坞蓼风轩附近,芦雪庵与藕香榭相通。大观园正园门附近还有花厅(议事厅)和茶房。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大观园西侧诸钗的院落实际上是沿河(即沁芳溪)布置的,园中几个重要的景点也是沿河而设,而跨河的交通联系是桥。大观园中的桥品种并不多,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沁芳亭桥了。这座桥位于交通要道上,宝黛互往,均要经过这座桥。沁芳亭桥是一座亭桥,即桥上建亭。此外在蘅芜苑附近有一座折带朱栏板桥,这是一座平板折桥。大观园的东北角还有一座大桥,即沁芳闸桥,桥下有水闸,位于全园水源口处,提高水位。在从怡红院到蘅芜苑,到稻香村的路径上,有一座桥名为“蜂腰桥”;从怡红院到潇湘馆的路上,有一桥名“翠烟桥”,形式不详,还有就是有的建筑本身也带有桥,如藕香榭有竹桥暗接,滴翠亭有曲桥相连。由此可见,大观园中的建筑形式繁多,布局错综复杂,但是如果我们抓住了“沁芳溪”这一“水”的骨架,那么就豁然明了了。这一点可以从周汝昌先生在漫长的红学研究生涯中对于大观园理解中看出。周先生写道“大观园全部的主脉与‘灵魂’是一条蜿若游龙的‘沁芳溪’。亭、桥、泉、闸,皆以此二字为名,可为明证。一切景观,依溪为境。”“大观园的一切池、台、馆、泉、石、林、塘,皆以沁芳溪为大脉络而盘旋布置。”这段话点出了大观园建筑布局的关键和灵魂。

(二)大观园的筑山:统观书中对于大观园山石的描述,可见大观园中的山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岩石堆成的山,即石山;另一类是土山。这种石假山园中有两座,一座是位于园正门口北的众所周知的“翠幛”,这是一座用白石堆起来的大假山,其主要作用有如四合院一进门处设的影壁,挡住入者的视线,增加入口处的空间层次;第二座是位于大观园西北部的萝港石洞。这是一座由怪石堆起来的大假山石洞,此石洞是水洞,“沁芳溪”穿洞而过,洞可过船。这两座石山上均长满了爬山虎之类的藤类植物。另一大类就是土山,即堆土而成的丘陵。这些山主要集中在园的北部,其所分之脉向东西两侧向南延伸到园的各处。这些山中有位于 “省亲别墅”北的大主山,所分之脉向西穿蘅芜苑的院墙,其中怡红院后有山,稻香村旁有山,还有一组赏月建筑“凸碧山庄“就建在一座小山的山脊之上”。 (三)大观园的理水:大观园的水系实际上是比较简单的。从第十七回贾珍的叙述中已经点明,贾珍的原话是“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这段话可以解为大观园的水源头是从会芳园的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引到大观园东北角的沁芳闸桥处,通过闸口提高水位,然后水再从东北向西流,流过萝港石洞,再流到稻香村,在稻香村处分出一股水流,这股支流流到西南方向。最后主流与支流在怡红院的后院处汇合成一股水流,从怡红院附近的大观园院墙处流出去,这就是大观园水系的总体情况。总观《红楼梦》前八十回并未见有中心大湖式的水系布置,所见只有“清溪”、“河”、“池”等语,可知大观园中并没有巨大的水面,只有小小的河流经过。河流在流经过程中,河面时宽时窄,形成不同的水池。园中建筑不少是依河临池而建,如紫菱洲、秋爽斋临水而建,滴翠亭、藕香榭建在水池中,等等不一而足。

(四)大观园的植物配置:大观园中的植物配置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因人设置、因景设置植物,以不同的植物烘托人物的性格,塑造环境,烘托气氛。例如以大观园中主要的三个著名的院落为例来分析:怡红院是大观园内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院内外的植物配置从书上可知,院外有碧桃花、蔷薇花、宝相花、玫瑰花、垂柳等,院内有一株海棠花树,有芭蕉、松树。因此怡红院总的色调是以红色为主的暖调子,衬以绿色。色彩鲜艳明快,富丽清新,很好地烘托出贾宝玉的性格特征。潇湘馆是《红楼梦》另一主人公林黛玉的住所。院中最著名的就是竹子了,因此潇湘馆以翠竹为主,后院还有梨树和芭蕉,色调是绿白的冷调子。这样的植物配置体现出林黛玉孤洁的性格特点。竹是潇湘馆的标志,也是林黛玉品格的象征。在这里,馆的形象、人的形象、竹的形象融为一体。蘅芜苑是贾宝玉的姨表姐薛宝钗的住所。院中一株花木全无,配上各色香草。香草虽不艳丽,但有沁人心脾的芳香,这种表面无华而暗香浮动的植物配置,很好地衬托出薛宝钗朴素大方的外表,而其周身却散发着动人的人格魅力。一如深受孔子赞誉的空谷兰花,外表质朴无华而馨香远播。此外还有稻香村一片田园风光,以各色农家植物配置景色,体现出李纨丧偶寡居,潜心教子的人生追求。紫菱洲一带以水生植物为主,蓼花苇叶,荇草香菱。水生植物多半柔弱,顺水而漂,与迎春懦弱的性格倒是很相吻合。秋爽斋以芭蕉、梧桐为主,体现出秋天的“爽”字。芭蕉、梧桐均宽枝大叶,衬托出探春的豪爽的性格。栊翠庵中红梅冒雪而开,傲霜斗雪,是孤傲性格的象征,也是妙玉性格的物化。等等,不一而足。为配合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是配以各具特色的植物,例如龄官画“蔷”字,配以蔷薇架;秋天螃蟹宴而配以桂花:诗社吟诗配以白海棠、菊花;湘云醉酒则配以芍药花;晴雯病逝而化身为芙蓉花神等等。由此可见,大观园中的植物配置真正体现了中国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难点讨论:怡红院与大观园正园门之间的关系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怡红院是位于大观园的正园门的东侧,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书中的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思考。书中第十七回,贾珍引导贾政、宝玉和众门客游览大观园,从怡红院的院门进去,来到怡红院的上房中迷了路,此时贾珍的一段话颇耐人寻味。原文是这样的:“老爷随我来。从这门出去,便是后院,从后院出去,倒比先近了”。于是众人从上房的后门出到怡红院的后院中,从后院到大路出了大观园的正园门。但这就有问题了!为什么从怡红院的后院到大观园的正园门反而比从怡红院的院门出去更近呢?如果怡红院与正园门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那就断没有文中所写的这种关系。而符合这种关系的布局只能是怡红院比正园门更靠南,才会出现这种从后门比从前门走更进的关系。如图所示。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怡红院比大观园的正园门更靠南。基于这一点的分析,本文的大观园平面图的形状布局呈现东南多出一块的形状,以体现“怡红总一园"(脂批),这一立意。由此我们是否可以作出这样的假想,曹雪芹在创作大观园时应该画有一张大观园平面形状图,而这张图中曹公肯定是对各院落的布局进行了精心策划。我们知道大观园是曹公心中的“净土”,而作为大观园中唯一的男性-贾宝玉,是这一女儿世界的守护者、观望者,是不属于这一清净的女儿世界的,因此作为贾宝玉的居所的怡红院位于沁芳溪的最下游,所以理应突出于大观园方形平面之外,从而使大观园平面形成了一个很奇怪的刀把形平面。而作为曹公忠实的批阅者的脂砚斋肯定看到过这张大观园平面图,但她却自以为是地认为大观园平面之所以成为这一奇怪的刀把形,是因为大观园西北部多出一带而成。正是这一误断,导致后世企图复大观园之原的研究者都根据这一条脂批,创作出许多只在西北多出一块的大观园平面图来。

第二章 大观园到底有多大

一、第一种说法:56 万平方米以上

这种说法,在程本系统的《红楼梦》中。第16 回讲到,贾蓉向贾琏汇报:“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至西北,丈量了,一共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由此可见,大观园的一条斜边就有三里半。这条斜边是从东边到西北。他们为什么不是从东边丈量到正西边呢?可以想见,这个大观园是个不规则的形状。按理,当初皇上赏赐给宁荣两公的福利房肯定是同一规格同一规模的,宁荣两府的北墙即后墙,肯定是同一条直线,建造在宁荣两府后院(或者后花园)的大观园的北面边界,没有理由是一条斜边。

只有一个解释,这元妃是荣国府的女儿,是宁国府的侄女儿。因此,只能由荣国府承担大部分的地皮,而宁国府,只是承担了小部分:只是将会芳园的西南部分并入了大观园,而大观园东面和东北面,因为有不少贾珍所喜爱的著名建筑如天香楼、丛绿堂等等,所以就都保留下来了。于是,大观园北面就有了一条不规则的斜边。按照“勾股定理”,从东边到西边这条线,是三里左右。大观园的南北距离是多少呢?俞平伯先生推测:“南北不知道,未必是见方三里半罢。就是这样也很可以。”

既然这样,我们假定南北最长的那条边是二里半到三里。这条二里半到三里的边,当然是西边的那条边。至于东边的那条边,最长不会超过一里半到二里。否则,就用不着从东边丈量到西北边。

那么,三里半有多大呢?

据杨浪先生考证,清乾隆年代的一市里就等于现在的一市里。 又据曾保泉先生《寻得桃园好绘图》一文所考证:“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引刘逢禄《礼部集·古今百里考》一条:‘古者三百步为一里,唐宋三百六十步为一里,自明至

今,皆依唐宋,大于古六十步。古一步六尺,今一步五尺……。’根据这一条所说推算,三里半合1890 米。”

又,曾厚章所编之《中外度量衡币通考》引康熙间御制《数理精蕴》所定度

制为:“‘是为工部营造尺(颁之各省亦曰部尺),部尺十尺为

丈,十丈为引,十八引为里,以至天度地亩莫不以是为测量之准’,以此来推算……三里半也恰整合1890 米,两种推算的结果真是一点不差。”

由于贾蓉他们丈量时,原有的墙垣楼阁等建筑尚未拆去,又有会芳园内树林水流等妨碍操作,丈量的准确性难免受到了影响。因此,“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至西北”这一条号称三里半的斜边的直线距离,大概也就是三里地左

右吧,那么,大观园的东西距离就可能是二里多地,即一千多米;南北距离最长的“西边”当在一千米、八九百米左右,最短的“东边”可能是六七百米、五六百米左右。照此计算,大观园的理论面积是八十万到一百二十万平方米左右。

我们又假定大观园的各条边不一定是直线,而是不规则的曲线。因此,我们不妨对此面积再来个七折,则大概在56 万到66 万平方米左右,折算成地积,就是840 亩到990 亩左右

二、第二种说法:最多是20.25 万平方米

这种说法,在脂砚斋评批本的《红楼梦》里。里边的贾蓉是这样汇报的:

“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

按照这种版本的叙述,“这里所说的三里半大,指的是周长”。[1]不少红学家以及研究大观园的专家,都认同了这个

“三里半大”的周长。周长三里半,照此计算,大观园的面积是多少呢?

依前所述,清代的三里半就等于当代的1750 米~1890米,这就是大观园的周长。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假定大观园是个正方形,其每条边的边长为450 米左右,面积则为202,500平方米,不足304 亩。

如果按照徐恭如的大观园平面图,西南角少了一块,则起码少了3.5 万平方米,或者52.5 亩,这样一来,大观园就只有十六七万平方米,或者252 亩地了。

如果还要考虑到丈量时由于种种障碍物影响了操作的准确性,大观园的每一条边长不一定是直线。那么,其实际边长就该更短,其面积就更小了。

还有一些红学家,虽然也认同程本系统的“从东边一带……至西北……一共三里半大”的说法。但是,他们认为这“三里半可能是指园地四周边的长度”,也就是周长,“根据园地周边长度,假定园地东西长475 米,南北长400 米,由此得出园地面积是19 万平方米,约合28 市亩……若改为狭长的长方形,面积可以小些,但还是嫌大。”这种说法,与脂批本说法的结果一样,可谓是异曲同工。

一个是56 万平方米以上,一个是最多只有20. 25 万平方米。

两种说法,两个数字,面积悬殊,相差2. 8 倍以上。

那么大观园到底有多大呢??

接下来,我们不妨进大观园去走一遭,研究研究《红楼梦》对大观园内景点的描绘,看一看大观园到底有多大,看一看“哪一个”大观园才是真的大观园。

幸好,程本《红楼梦》和脂砚斋评批本《红楼梦》对大观园内的描绘出入不大。

我们先来减去山水在大观园中占去的面积。山水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基础,主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园林风景构图起着主要的作用。北京颐和园,水面占四分之三;苏州拙政园,水面占全园的五分之三。那么,大观园中的水面有多少?大观园中与水有关的景点就有沁芳亭、沁芳桥、蓼汀花溆、折带朱栏板桥、沁芳闸桥、柳叶渚、紫菱洲、藕香榭、翠烟桥、蜂腰桥、滴翠亭、芦雪庵、柳堤、荇叶渚、凹晶馆、翠樾埭等。实际上,大观园里有大水池、小水池无数,有小河,有

溪流,河、溪、池相通,四通八达,几乎无处不通。贾元春省亲时,入园坐船游观,是在水池南岸上船,先经石港蓼溆,然后到省亲别墅上岸。贾母偕刘老老入园游览时,是先到潇湘馆,出来到池边上船,向紫菱洲、蓼溆一带划去,到晓翠

堂上岸吃饭;饭后步行到荇叶渚再上船,划到花溆的萝港之下,接着在此地上岸,顺着云步石梯子上去,进了蘅芜院。从贾元春、贾母乘舟游园的经过路线,我们可知园内重要院落都能乘船直达,大观园内的水面是相当大了。在杨乃济先

生绘制的大观园平面图中,水面居然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最保守估计,也有全园面积的五分之一以上,如徐恭如绘制的大观园平面图、孟庆田绘制的大观园贾府建筑平面图等。

那么,在大观园中,山又该占去多少比例呢?大观园一进门,就是一带翠嶂挡在面前,众人“往前一望,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似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斑驳,或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省亲别墅的后面是主山脉,这主山脉向两侧分脉,向西走蘅芜院,“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蘅芜院之)墙而过”,直到稻香村;向东穿过沁芳闸,一路似断而续,直到东边一带的幽尼佛寺、女道丹房。同时,还有凸碧山庄所在的山、怡红院附近贾芸种树的山、稻香村与潇湘馆之间的青山斜阻等等。据笔者估计,这大大小小的山占的面积,最少也有全园面积的五分之一。看来,山水所占的面积加起来,最少是十分之四。如果

以全园面积20.25 万平方米计,山水面积就占了8 万平方米以上,余下的空地最多只有12. 25 万平方米了。

在这余下的不足13 万平方米空地中,是否够安排那么多建筑景点呢?

稻香村:“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墙,墙头上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分畦列亩,佳蔬菜花,一望无际。”单单这“几百株杏花”和“一望无际”的“畦列亩,佳蔬菜花”,估计有1 万平方米左右吧!

潇湘馆:“前面一带粉垣,数舍,有千百竿翠竹遮__映……进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三间房舍……从里间房里,又有一小门,出去却是后园,有大株梨花,阔叶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潇湘馆房舍倒是不多。可是,这“千百竿翠竹”的前院,这“大株梨花,阔叶芭蕉”的后园,这“曲折游廊”,合起来,少说也有四五千平方米。

省亲别墅:贾政等人“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一面说,一面走,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贾元妃省亲当天“进入行宫……礼仪太监请升座受礼,两阶乐起。二太监引赦政等于月台下排班上殿……又引荣国太君及女眷等自东阶升月台上排班……正楼曰‘大观楼’。东面飞楼曰

‘缀锦阁’。西面叙楼曰‘含芳阁’。”大观楼、行宫、玉石牌坊中轴排列,左右还有缀锦阁、含芳阁,如此宏伟、庄严、完整的建筑群,应该有2 万平方米才铺排得下来。

怡红院:贾政等人“忽又见前面露出一所院落来……一径引入,绕着碧桃花,穿过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垣环护,绿柳周垂……进了门,两边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几本芭蕉,那一边是一树西府海棠,其势若伞……引人进入房内……未到两层,便都迷了旧路,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也有窗隔断……贾珍……引着贾政及众人转了两层纱厨,果得一门出去。院中满架蔷薇……”怡红院是贾宝玉的住所,单单服侍贾宝玉的丫鬟、老妈子就有二三十人之多(要给她们安排值班或者休息或者睡觉的房子);又是《红楼梦》故事最主要的活动舞台,庭院如此宽阔,花木如此之多——如此重要而且内部结构如此复杂的所在,大概需要1 万平方米以上才安排得下。

蘅芜院、秋爽书斋、缀锦楼、蓼风轩与暖香坞、梨香院、榆荫堂、嘉荫堂:这些重要的住所或者“会所”,每一座建筑及其院落,至少也有三四千、四五千平方米,加起来就是三四万平方米。

第56 回讲到,“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跟李纨、宝钗等人一起研究大观园园林管理承包问题时,提出“可惜蘅芜院和怡红院这两处大地方,竟没有出息之物!”李纨回答说:“蘅芜院里更利害!如今香料铺并大市大庙卖的各处香料香草儿,都不是这些东西?算起来,比别的利息更大!怡红院别说别的,单只说春夏两季的玫瑰花,共下多少花朵儿?还有一带篱笆上的蔷薇、月季、宝相、金银花、藤花,这几色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也值好些钱。”由此可以想

见,怡红院、蘅芜院的院子面积不会太小。同时,还有补仁谕德厅、体仁沐德厅,木香棚、荼縻架、红香圃、蔷薇院、牡丹亭、芍药圃、芭蕉坞、翠樾埭、柳叶

渚、柳堤以及东路的清堂、茅舍、编花为牖、堆石为垣、曲洞、方厦、长廊等诸多园景或者“会所”。

此外,还有厨房、值班房、角门以及老婆子等人的临时住房。

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各个住所、“会所”之间,不可能靠得密密麻麻,肯定要保持着有相当的距离。自然,这些“距离”也是要占地方的。

很显然,在十二三万平方米空地中,根本不够安排上述园景、住所、“会所”。如果按照徐恭如的大观园平面图来考

虑,假定大观园的总面积只有十六七万平方米,再减去十分之四的山水面积,剩下十万平方米左右的空余之地,就更不够安排了。

况且,第17 回讲到,贾政等人从大观园正门入园,沿东线游览到省亲别墅,“才游了十之五六”。接着是沿西线走马看花,将到怡红院时,几乎要累坏了:“因半日未尝歇息,腿酸脚软”。据此,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一个边长只有四百多

米的园子,只将其中一半的主要景点仔细看看,而对园子的另一半则是“概略大观”,“一路行来”,是否需要半天?是否会累得贾政“腿酸脚软”?

如果大观园是一个从东边到西北边有“三里半”,总面积有56 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园子,这一切都好理解了。

@韩丁 邀。

这一邀把我的最短板领域摆出来了。我一般琢磨这事,是按照@狡童吉士 的图来的,他的回答里的大部分,我都同意。我比较支持面积大的那种说法,但又有程乙本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大观园不是正方的,是长方的。从东转到北三里半,指的大概是长边多一点的距离。

梨香院的位置不该在大观园北,还应该在薛姨妈后来的住处附近。三十六回,宝玉出了角门去找龄官,如果是北角门,也太远了些。原来薛姨妈怎么可能和贾府住得这么远?

所以这又牵扯到大观园东西总长的问题。

曹雪芹在大观园上,是不肯写明多大的。写明了不好施展,大概方位不错就好了。比如滴翠亭之类的地方,都写得清清楚楚,就不太好随着叙事需要安插。所以大观园不存在一个能够完全复原的构想,作者描述中也有些小漏洞。比如缀锦阁和缀锦楼,到底是什么关系?

如果非要直观想象,可以去趟恭王府。恭王府的院落区,大概相当于贾母院的一部分融合荣国府正房外加贾赦院的一部分的感觉。恭王府的花园区,有点类似大观园,也有假山和水系,但面积嘛,至少仅仅相当于大观园的三分之一。


放一张恭王府图,可以做个比较。

再来张圆明园局部参考

下面这个问题里有一些内容可供参考。

曹雪芹是医药学家、园林建筑学家吗?

已回答过相似的问题,本题原不想答,无奈前面的支持率颇高的几个回答错误不少,如连古时一里是多少米都不知道,却来回答大观园有多大,甚至认为古代的里比现在的里还小,认为贾府南北长达1000米,大观园打七折后有56万平米,大观园里的山都是堆石堆土而成的假山,云云,实不敢苟同,紫禁城都没1000米。似有误导之嫌,故此理正一下,供参考。

一、大观园有多大?

《红楼梦》第十六回,贾蓉说:“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

这里的描述并不是指大观园的边长是三里半,那样的话就太大了,赶上一座城了,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平遥古城也没那么大,而是指整个大观园占地的周长是三里半。由东到北,是为了说明大观园建在荣国府和宁国府的后面。

那“三里半”有多长呢?古代长度没有米的概念,一里是180仗,1800尺,明清时一营造尺是32厘米,也即一里是576米,按正方形来算,大观园的周长是2016米,边长则约是500米。这相也当大了。

大观园不是正方形,因为荣国府和宁国府的东西长不到500米。

贾府有多大?《红楼梦》第三回说,从宁府大门到荣府大门,“二府之门相隔没有一箭之路”,一箭射出的距离,大约200米,也就是说二府之门相隔不到200米。因中国盖房建府自古讲对称,大门在正中,两府中间还有一条小巷,可推知荣宁二府加起来的东西宽度小于400米。

大观园是依贾府而建,其东西宽度最多也就是400米,由此可知大观园东西短南北长,其南北长度为600米,甚至更长。面积是24公顷。

对于长宽分别是400米和600米的距离来说,很多人不太有清晰的概念。我举几个例子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例如,在北京现存仅次于紫禁城的恭王府,它东西宽是180米,包括后花园的南北长是330米。恭王府的后花园名为“萃锦园”,是北京城内王府后花园中最大的,比紫禁城里的御花园也大,南北长是150米,计算一下可知,《红楼梦》里大观园的面积近乎有十个恭王府后花园大。

再如,苏州最有名的三大园林,最大的拙政园是5.3公顷,留园是2.3公顷,狮子林是1.1公顷。也就是说,大观园约有5个拙政园大,10个留园大,20个狮子林大。

大观园算是贾府的后花园,这个后花园实在大得很。当然,也不是大到没边儿。

二、宁国府、荣国府有多大?

从宽度上讲,不到一箭之地,荣国府应和宽180米的恭王府差不多,长度上,恭王府是六进180米,荣国府最少是五进,长度应该在150米到180米之间。也就是说荣国府府邸大体和恭王府大体相近,或者小一点,不能比恭王府更大。因为贾府属敕建,在京城讲规制,国公再大,也比亲王小很多。

宁国府和荣国府差不多大。

总起来说,宁国府和荣国府很大,但也不是无比大。他们的南北长大约是在大观园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之间。

三、大观园长什么样?

(一)周汝昌先生说北京恭王府就是大观园,这不可能

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专门写过一本书,考证大观园是北京的恭王府,他称曹家因罪被抄家而移居北京,曹頫在乾隆元年(1736)出狱后建了规模空前的大观园,是少年曹雪芹生活的乐园,曹雪芹是贾宝玉原型,《红楼梦》的故事,就是在这个后来成为和珅府和恭王府的大观园里发生的。

事实上,这是周汝昌先生天真的想象,先不管曾为六品官的曹頫出狱后是否有能力建大观园,查阅一下乾隆十五年(1750)的《乾隆京城全图》,恭王府所在的区域,清清楚楚全是民房,是当时普通旗人的居住区,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大观园。

要知道,《乾隆京城全图》是当时世界上用近代方法绘画最完整的一个京城全图,制图者挨家挨户入户调查,可以说是世界之最,空前绝后,把每一个王府、院落,民房、每一个房间都画上了,唯独没有大观园。



按图索骥,红学家们根据《乾隆京城全图》找到了曹雪芹在北京的家,上图黄色标志处即是。史载:“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家仆三对,给与曹寅之妻孀妇度命。”媒体曾报道,据勘测,这处四合院的地基确实是十七间半,果真如此,那时值十三岁的曹雪芹无疑就是在这个平民小院中长大成人的。成长在这样局促的环境中,六个家仆还都是成对的,曹雪芹连个丫鬟也没有,脂砚斋强调大观园的故事“作者曾经”、“作者亲历”,曹雪芹要经历贾宝玉在大观园中的那种生活,真的只能是梦。

我们知道, 曹雪芹12岁时曹家获罪,13岁春节时被抄家,根本无法“曾经”,无法“经历”。北京的曹家只有三对家仆,抄家后一直欠着300两的银子长达八年最后还是靠赦免,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城,靠什么去建大观园?

曹家获罪时,曹雪芹是连小学都没毕业的年龄,没有贾宝玉风花雪月花天酒地的经历。由此,曹雪芹的著作权被众多红学研究者所否定。

(二)、胡适、吴世昌先生说南京随园就是大观园,他们答对了

说大观园在北京,那是纯属虚构,为了让曹雪芹有个贾宝玉的经历,纯是照顾曹雪芹。实际上,史料对大观园在哪记载得很清楚。

明义:“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

袁枚:“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

裕瑞:“书中所称大观园,盖假托此(随)园。”

在清朝的文献史料记载中,关于大观园在哪,只有这三个人的这同一个说法,此外再无任何其他说法。北京的明义还曾去南京随园参观游览,并题梅、兰、竹、菊四诗。史载,袁枚在南京所居住的随园之名,源于江宁织造隋家的“隋”园,隋家继承的是江宁织造曹家的财产。

曹家西园为曹寅亲手所建,最初园中有一小轩叫西轩,西园建好后,曹寅将整个园林命名为西轩。他在诗文中对此有很多描写,如《月上归至西轩》,《蓼斋过西轩拈闲字》,《留别西轩》, 《题西轩竹,得幽字》,《阻风寄西轩诸友》,《和安节咏西轩竹》:“眼见去年笋,耳添清夜音”,“ 还记西轩昔游”,“山谷松阴冷……来往西轩复整”,“老石盘陀,空廊窈窕,几人来宿西轩。......山花山鸟,皆得最初禅。”

为什么我们说曹家的西园或者说随园一定是大观园的原型呢?因为曹寅建西园(西轩)的时间是在1706年左右,和小说中透露的时间完全一致。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到饯春会,“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查黄历,在整个清朝的近三百年间,只有一个年份的“四月二十六日”是“芒种节”交在“未时”,那就是康熙四十五年的1706年,此年曹雪芹之叔曹頫正好十二三岁。这是作者在小说中透露的唯一一个历史现实中的年代,正是曹寅长女1706年出嫁为妃,康熙1705年和1707年连续两次南巡(脂砚斋语:“省亲实写南巡”),曹家最兴旺热闹的时候,小说中描述:“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热闹到不堪的田地”。



曹雪芹的叔父曹頫在比大观园还美的西园里住过。因该园地处南京的清凉山余脉,清凉山是南唐后主李煜常去的避暑胜地,曹寅诗云“西轩六月无暑气”,与子侄们在此“列坐谈经义”。

曹頫十二三的时候,他的姐姐曹佳氏家平郡王为妃。胡适说她是贾妃的原型。曹頫还有一位妹妹在曹頫十五六岁的时候远嫁蒙古王子为妃,而小说中透露,贾宝玉的妹妹探春也远嫁当了王妃。

裕瑞说,曹雪芹只是《石头记》的批阅增删者,而不是原作者,贾宝玉“系雪芹叔辈某人”,“元迎探惜,皆诸姑辈也”。看来,至少在人物原型上,他没有说错。曹頫是曹雪芹唯一在世的叔辈人。

从贾政与曹寅的关系上,也能看出裕瑞所言不差。贾政他爸早逝,他妈史太君是一品夫人,长子早逝,有两个当王妃的女儿,有个孙子是遗腹子,曹寅也完全一样,他爸早逝,他妈孙太君是一品夫人,长子早逝,有两个当王妃的女儿,有个孙子是遗腹子。还有,贾政曾坐船经过毘陵时遇到下雪,曹寅也曾坐船经过毘陵时遇到下雪,作有《毘陵舟中雪霁》一诗。

曹雪芹的叔辈姑辈们都是在南京长大的,他们的少年时代正是曹寅建好西园的时候,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在此度过,后来又各自离散,与《红楼梦》中的故事都是一致的。因而,明义、袁枚、裕瑞说大观园即随园,是非常可信的。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小说纯虚构的话,那现实中未必有一个园林来和大观园对应,完全来自想象也未尝不可。然而《红楼梦》不同,文学界公认该小说的背景故事来自于任江宁织造在南京不可一世的曹家。尤其,脂砚斋的《凡例》和批语称大观园里的故事“作者曾经,批者曾经”,“作书者曾吃此亏,批书者亦曾吃此亏”,“作者一生为此所误,批者一生亦为此所误”,”作者痛哭,批者痛哭“,“有是语,有是事”,“此语余亦亲闻,非编有也”,“凤姐点戏,脂砚执笔”,“实写幼年往事,可伤!”“余旧日目睹亲闻,作者亲历之现成文字”,“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曹寅书斋)故事!”“谁说的出?经过者方说得出!“非身经历,岂能如此触处成趣?”“非经历过,如何写得出?”

尤其,作者还塑造了一个南京的甄家和甄宝玉与贾家很贾宝玉相对应,并有一个与贾家一模一样的大观园。脂砚斋批:“贾“即“假”,“甄”即“真”。真家和真宝玉在南京,真大观园自然也在南京。

这都说明,大观园的原型在现实中存在的,若是虚构的话,就谈不上什么“作者曾经”了。现实中的存在,那就只能是曾经的曹家西园后来的随园了。


上图是袁枚的孙子袁起亲笔所画的《随园图》的一角,为随园的大门部分。

袁枚在随园居住50年,精心经营打造,使其成为首屈一指的江南名园,每到四季花开时节,红男绿女们前去游玩,络绎不绝。袁枚之所以扬名天下,其随园功不可没,吸引了大江南北众多的文人墨客前往交游,“排日筵宾,通宵宴客”。他的《随园食单》连属国琉球都派人专程去购买。袁起在《随园图说》中描绘的随园,犹如胜境,比大观园还美,“面南山如翠屏,乔木千章,琅玕万个,俯瞰山下,游人如行画中”。

随园内有山、有河、有稻田,还有村庄,有庙庵,有石洞,有梅林,有产竹笋的竹林,有水闸,名曰“回波闸”。

大观园内有山、有河、有稻田,还有村庄,有庙庵,有石洞,有梅林,有产竹笋的竹林,有水闸,名曰“沁芳闸”。

随园里有山,依山而建,袁枚由此被称为“山中宰相”,大观园的最大特色也是有山,有山坡的那种山,几乎所有景致都离不开山。写至此处,不妨多费点笔墨,引用小说中有关山的几处描写,也让我们再共同回味一下大观园的美:

“正走上翠烟桥,抬头一望,只见山坡上高处都是拦着帏幙......”
“二人便同下了山坡。只一转弯,就是池沿,沿上一带竹栏相接,直通着那边藕香榭的路径。因这几间就在此山怀抱之中......”
"听到黛玉的'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宝玉不禁恸倒在山坡之上。"
“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
“宝玉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扑鼻,回头一看,却是妙玉。”
“从沁芳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
贾珍道:“从山上盘道亦可以进去。”说毕,在前导引,大家攀藤抚树过去。
“一面引人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
“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墙,墙头上皆稻茎掩护。”
“一路行来,或清堂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
“从下逶迤而上,不过百余步,至山之峰脊上,便是这座敞厅。因在山之高脊,故名曰凸碧山庄。”
湘云笑道:“这山上赏月虽好,总不及近水赏月更妙。你知道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坳就是池沿。山坳里一个近水所在,就是凹晶馆。”
“原来这芦雪广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
“宝玉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
“只见那边山坡上两只小鹿箭也似的跑来,宝玉不解其意。正自纳闷,只见贾兰在后面拿着一张小弓追了下来。”

类似的描写有很多。游园还要“攀藤抚树”,可见,这山都是真山,没有山就没有大观园。贾政等人游大观园,进门就是山,行程是从进入山口开始的,“命贾珍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有山口和山坳,说明两边都是山。脂砚斋称大观园为“千邱万壑之景”,在“诸路可通”处,脂砚斋批道:”补四字,细极!不然,后文宝钗来往,则将日日爬山越岭矣。”亦说明大观园是一座山中之园。北京大观园、上海大观园以及电视剧中,都没有把山的特色体现出来,离开山,我们便感受不到大观园那独具特色的美。

体会不出山景山意,便理解不了小说中贾政说的这句话:“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说的是大观园入口处有座山,像影壁一样挡住了人们的视线,给人一种神秘感。其实,大观园很大,景很多,对平地上的普通园林来说,即使没有这座山,也绝不可能“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大观园不同,它也是依山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是立体的,所以才能够满园之景一眼悉入目中。山中园,园中山,大观园的这一特点,众多红学研究者都没注意到。

别说都没有注意到。刚在网上一搜,研究者们研究出的各式各样的大观园图有很多,多数都相去甚远,有两张我感觉是比较像的:

从山的角度上说,这张挺像小说中描绘的大观园,真的够立体。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大学校园,也建在山上,山不高山腰竟时而飘着白云,夏天有瀑布,也多是古式建筑,几乎与图上一样的布局,美得让人陶醉。但与小说相比,此图的山似乎过陡,山顶太秃,尤其建筑太拥挤。脂砚斋虽然透露怡红院、潇湘馆等等建筑实际上都在园子的一隅,即一角,但毕竟小说中的大观园占地360多亩,空间大的很。随园也很大,300亩。恭王府花园虽是北京最大的王府花园,也不过只有40多亩,最多只能算个小观园。

从整体布局来说,第这一张更像,虽然山势略显平缓。

如果要看贾府和大观园二者的大小比例,此图应该是最符合原著描写的。这大观园真的够大,够气派。

我再贴一张网上流行的贾府与大观园的示意图:

图中的那大主山也就两三座房子大小,太假,从山顶顺山坡跑到山底,基本上就是从房顶出溜到地上的感觉。

按大观园周长三里半大,边长500米,以上图的比例,那贾家人当初建的贾府比皇帝住的紫禁城还要大得多得多,紫禁城长961米,宽753米。


《红楼梦》的作者真的是曹雪芹吗?《红楼梦》中的人物原型都是谁?

四大名著网站上收集整理了很多 红楼梦大观园相关的地图,截取一些图分享给大家,大家如果要看去网站上看,地址如下:

红楼大观园地图

在看看地图效果:

标签: 大观   红楼梦   建筑   可以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百家号

网站简介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2 天富平台-全球注册登录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号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