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潮流网,最新潮鞋资讯分享!

微信号:weixin888

深度游览河西走廊之武威,请拿好这篇攻略!

时间:2023-08-11 18:04人气:编辑:佚名
武威是河西走廊最东端的城市,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当年汉武帝始设河西四郡的时候,武威就是其中的一郡,得名来自于汉武帝表彰军队大破匈奴“武功军威”,至今还沿用着当年的名称。
武威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人们或许会更熟悉一些,那就是凉州。
十六国时期,先后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和西凉这五个政权定都在这里,史称“五凉”,武威也就有了“五凉之都”的名声。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武威一度也成为了当时全国的第三大城市。
盛唐时期,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以凉州为名的千古名篇,最熟悉的如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时至今日,“凉州”这一地名成为了武威下辖的区级建制,但仍旧有不少当地人习惯自称为凉州人,武威的南城门上赫然写着“凉州”二字。不管是叫武威还是叫凉州,都是历史留下来的一段宝贵财富。
1927年,武威发生8.0级大地震,这里的一切几乎都被毁了,曾经的繁华随着那场地震而烟消云散。
之前提到过甘肃有句俗语,“金张掖,银武威,金银不换是天水”,这句话还有别的说法是“金张掖,银武威,玉酒泉”,不管如何变化,不变的都是“金张掖,银武威”。
但旅行者通常好像并不太青睐于武威,诚然,武威没有张掖雄奇的自然风貌,也没有敦煌的人文风情知名,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比较弱,有些鸡肋,而且武威没有通高铁,旅行者往往选择从兰州直接乘坐动车前往张掖。
一开始我还在纠结从兰州选择何种方式去张掖,但是当我在甘肃省博物馆看到雷台汉墓精美无比的文物后,不由得产生了想去武威看看的念头,这里就是马踏飞燕的故乡
武威知名的景点不多,而这些知名的景点又多处于遥远的市区之外,受困于时间和交通因素,市区外的天梯山石窟和白塔寺均未能前往。
天梯山石窟可能是中国最早开凿的石窟了,主持这项开凿工程的就是之后又在大同开凿云冈石窟的高僧昙曜和尚,所以说天梯山堪称“石窟鼻祖”。可惜的是,那场地震毁坏了十余处石窟,后来又因为水库的修建,大部分文物被转移,现在来到天梯山也仅仅只能看到主窟的大佛。
武威城区不大,道路横平竖直,几乎找不到弯曲的道路,延续了古城的街道风格,城内的景点几乎通过步行都可以到达。
博物馆绝对是避暑的好去处。武威有一座西夏博物馆,这个党项人建立起来的王朝,印象中西夏的都城在今天银川,那里留下了太多的西夏记忆,但是武威在当时作为西夏的陪都,是第二大城市,所以今天的凉州大地依然留下了一些西夏的印迹。
西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座西夏石碑,据说这座博物馆就是为这座碑而修建的。这座石碑就是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石碑于西夏天佑五年(公元1095年)立于护国寺,后又历经近千年才被清朝学者张澍在大云寺重新发现。这是全国现存唯一的、保存最为完整的、西夏文与汉文对照文字最多的一块石碑,为重新破译失传已久的西夏文字提供了宝贵的钥匙。
博物馆十分冷清,除了两个看门的大爷,里面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刺鼻的气味可能是由于博物馆展陈重新装修的缘故。现在的基本陈列是《大夏辅郡——武威西夏历史文物陈列》,以武威与西夏在历史上的结合为脉络讲述西夏王朝在这里的故事。除了西夏碑,另一件重要的文物当属一尊西夏木缘塔,是西夏墓中的葬具,因为关于西夏的葬俗记载甚少,所以这也为研究西夏的葬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西夏博物馆属于武威市博物馆的一部分,它的对面,便是著名的武威文庙,这座曾经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的地方,也是全国三大文庙之一
武威地区的文教昌盛,这座文庙功不可没。现在的文庙成为武威市博物馆,也设有中国印刷博物馆的武威分馆,据称武威市博物馆还是甘肃省第二大历史博物馆。
购买门票进入文庙,内部苍松古柏,郁郁葱葱,遮去了正午的烈日灼热。这座文庙最早修建的年间已经无从考证,后来于明正统二至四年(公元1437-1439年)大规模复建,整个古建筑群由三部分组成,东为文昌宫,中为孔庙,西为凉州府儒学,西侧的凉州府儒学在大地震后仅存忠烈祠和节孝祠。
整座文庙建筑群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文昌宫的那44块巨匾了,极具视觉冲击性,这些匾额最早刻于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最晚是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这些匾额不仅是书法雕刻的佳作,更是武威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历代重视文化教育的最好体现。
在孔庙的偏殿,就可以看到被破坏性保护的石碑,它们被水泥永久的封印在了武威,包括《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唐弘化公主墓志铭》等重要的文物。
在外围的地方,一些明清的石碑设置顶棚被保护起来,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却在碑面上留下油漆的印迹,如果说用水泥封住底部还算是保护的话,那么这绝对是破坏文物的行为。
或许会产生疑问,为何中国印刷博物馆会在武威设立分馆呢?原因是在武威发现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泥活字印本——《维摩诘所说经》(下卷),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仅仅存在于文献记载,这是西夏人利用泥活字印刷技术的实物证明。
武威拥有众多的佛教寺院,而且每一座都有着一段传奇的故事。
元朝时期,藏传佛教在武威盛极一时。蒙古人在统一中国的道路上与西藏在武威进行了历史性的会谈,西藏终于首次纳入了中国的版图,蒙古人也由此皈依了藏传佛教。据说当时武威有“藏传佛教四部寺”之说,海藏寺就是其中一座。
从武威市区可以乘坐5路公交到达这座不算太远的海藏寺,公交车停靠的站点是寺外海藏公园的南门,所以需要穿过海藏公园出北门,就能看到海藏寺的大门了。上个世纪80年代修建的海藏公园现在如同被荒弃了一般,杂草丛生,只能看到一些人在里面的池塘钓鱼。
相传海藏寺的修建最早可以追溯到前凉,大规模的兴建应该是在宋元之际,这是河西走廊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被誉为“梵宫之冠”。寺院最深处有一座8米高的灵钧台,相传便是前凉王张茂所建,上有一眼水井,传说和西藏布达拉宫的龙王潭相通,喝了井中之水可免灾消难,寺院内特意在井上设置了水桶,方便人们自取自饮。
在佛教东传的历史中,不得不提到一位泰斗级的高僧,那就是鸠摩罗什,他出生在龟兹,幼时学天竺诸国,青年时就已名扬西域,声闻中原,佛学造诣极深。为了争夺这一高僧,前秦和后秦还先后发动了两次战争。384年,前秦将领吕光率军攻灭龟兹,取鸠摩罗什至武威,后来吕光自立为凉王,罗什在武威生活了长达17年,直到401年,后秦伐凉,迎鸠摩罗什至长安。
鸠摩罗什在武威的17年中,弘扬佛法,学习汉文,吕光特意为其修建了鸠摩罗什寺,作为其弘法演教之处。1600多年来,鸠摩罗什寺名从未更改,为天下所难得。
到长安后,鸠摩罗什与弟子们翻译了《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文,总计翻译经律论传达到94部、425卷,他也成为了中国佛教历史中四大译经家之首,堪称翻译学鼻祖。他的译经和佛学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为了中国佛教八宗之祖。
鸠摩罗什在即将圆寂时说,如果自己翻译的佛经没有错误,则火化时舌头不会烂。果然,舌根不烂。根据鸠摩罗什的遗愿,弟子将他的舌舍利送回武威鸠摩罗什寺,供奉在罗什寺塔中,至今仍存。
遗憾的是,那场大地震后,武威城内本有的三座佛塔“文笔三峰”均被摇倒,唯有罗什寺塔仅残存半截,民国政府对塔身进行了修复。如今,武威对这座寺院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与扩建,扩建的工程仍在进行,已经成为了武威地区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武威最早的大云寺,相传为前凉王的宫殿,前凉王张天锡将宫殿改建为寺。大地震后,寺院尽毁,唯有钟楼岿然独存,凉州八景中的“大云晓钟”指的就是这座唐代铜钟,已经成为了武威人心目中的神钟。
走进铜钟内壁,可以看到已经贴满了各种祈福的符文。每逢农历传统节日,当地人登上古钟楼,放眼凉州全景,敲击神钟,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等待夜幕的降临,南门广场上聚集了超多人气。不管是跳广场舞,还是唱歌奏乐,大家都自得其乐,每一个人都很享受自己的生活。还是因为那次地震,武威的城墙几乎全部倒塌,唯有北门幸存,但后来被军阀所毁。现在的南门是在2001年复建的,城楼上成立了武威民俗博物馆。城楼正中,悬挂有江总书记题写的“银武威”巨匾。
武威最有名的小吃“三套车”,这跟俄罗斯的那首《三套车》可没有一点关系。
一杯冰糖圆枣茯茶、一碗行面、一碟卤肉,共同组成了这三套车。这是武威最大众化的美食,经济实惠,一般茯茶都是免费自取的,店里的食客几乎都是当地人。
据说当年左宗棠收复新疆途径这里的时候,取其名为“三套车”。
一带一路,旅游先行。武威的一天,虽然没有看尽这里的文化遗产,但领略了太多的河西风情。看武威的历史,就是看一部浓缩了的河西走廊的历史。看丝绸之路,看河西走廊,看武威。
标签: 博物馆   就是   佛教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百家号

网站简介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2 天富平台-全球注册登录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号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