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潮流网,最新潮鞋资讯分享!

微信号:weixin888

马来西亚华人的处境有多尴尬?

时间:2023-08-27 09:45人气:编辑:佚名

下面我以四个小故事回答:zhihu.com/question/3146


各位马来西亚华人网友克制一下,我的提问是有多尴尬,不是有多悲惨

华人。

我,是比较特殊的华人身份,刚刚好尴尬的身份都落在我身上。

华人,祖籍福州闽清。少数籍贯。

家乡,砂拉越诗巫。东马人,好有争议。

宗教信仰,基督教。

在马来西亚以马来文为国语的我,在12年的中小学教育里接受90%以中文为教学媒介语为主的华小,独中里渡过。

我是马来西亚华人,但我平时一天可能都说不到十句马来文。

因为我是华小毕业生,所以学校都是华人,老师也是华人。

我的家乡是以福州人为多数的城市,当时还在读小学的我就在想,怎么课本里说的马来西亚25%的华人好少,可是我身边多数都是华人?噢,原来我大了才知道我是住在马来西亚其中一个最多华人的城市。

东马人,各族相处和平。马来人,达雅人,卡达山显然受到中华文化影响,在庆祝自己民族佳节也像华人一样放烟花玩火炮,在开斋节包“青”包给小孩子祝福,平时也吃粽子包子饺子没毛病。

文化,过节,过年样样都有,只是我是马来西亚人。

过年,马来人也一起过年,街头都是红彤彤的灯笼。







上了中学,从马来西亚建国历史中了解曾有一群先辈默默地为华教付出,奠定了如今华教在马来西亚的地位。因为社会利益的关系,族魂林连玉的国籍被褫夺,晚年落魄,多位华教人士也曾在1987的茅草运动中被捕,人心惶惶。向政治和利益妥协,“华人总会出卖自己”,这种民族的劣根性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新政府,你要加油。95%的华人投过你一票。承认统考,势在必得!

他们是过客,从左肩出生,在右肩落地生根,但是从没有忘记过左肩。我们代表着右肩,但不代表我们就忘了我们来自左肩。你来自中国,我来自马来西亚,我们选择在这片土地上,为辉煌条纹付出,这不是属于马来人的国家,而是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达雅人,卡达山人建立的国家。

如今希盟上台,族魂的要求不能忘;统考不能不承认;因为教育和语言是马来西亚华人的最后底线。

----------------分割线------------


特权。不平等。经济强势。努力。

这是外界标签都是给马来西亚华人。

是,我们没有平等机会,我们没有特别管道。

因为我们不是土著,我们无法轻易进入公立大学,同时也造就了畸形的马来西亚私立教育业。

公立大学以马来人为多数,私立大学以华人为主。

500个大大小小的私立大小学,包括澳英荷兰国外分校等等,造就了许多的人才,也是许多的人才外流。新加坡默默感谢马来西亚的不平等政策,从文化兼容,语言掌握,学历来看,马来西亚华人就是新加坡最佳的移民来源。

在马来西亚国内升学,可享有政府所提供的国家贷学金,工作后依薪水收入决定偿还的数额。

我们无法跟马来人竞争,因为他们无法跟我们正面竞争。

过了近50年的马来人扶助政策,马来人成功了。

一部分的马来人成功了,大部分的马来人失败了。

成功的马来人也进了私人大学,因为他们不相信所谓的扶助政策。失败的马来人失败了,因为他们进了公立大学后无法与他族竞争。

评分制度有非土著和土著之分,分数不知不觉高了。

要是我的孩子太舒服,他将无法在公平的环境跟人竞争

社会福利太多了,没有危机压迫感,政府会帮我解决。

这种扶弱政策就像拐杖一样害了我的民族。

马来西亚是马来人占多数,少了我还有别人可以做。

马来人也可以很成功,像我的家族一样努力获得回报。


总结--------不喜勿喷

  1. 这个国家纵然有很多的不好,但毕竟是我出生的国家。
  2. 马来西亚并不完美,在畸形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分配中来看基本上你到马来西亚不会看到华人在社会最低层或普通蓝领工作(清洁工,保安,建筑工友)。因为先辈来到南洋后告诉我们他们吃过苦,这些没有出息,做人要精做些有出路的工。本地华人吸收了,在不同领域经商多元化,行行都出状元,贡献了马来西亚的经济。也换来了我们与友族之间的误会。我们需要去正视,因为我们的历史撕裂了我们。
  3. 华人以前在马来西亚很重要,未来也很重要。吃亏了那么多年,我们也要看重造物主给我们拥有的,需要懂得去宽恕友族的某些方面的不友善,但我们都属于马来西亚的一份子。就像西马需要得到东马的宽恕,因为西马亏欠砂沙太多了。大家都不完美,希望上苍能在去年509政权交替后,政治人物们能好好治理国家,把马来民族带向正轨,让他们能够抛弃恶者的种族,宗教谎言。多数民族不进步,国家也难以进步,我希望马来人能享有宗教自由(大马宪法规定马来人出生就是穆斯林,不能判教),根据MA63建国契约不受宗教捆绑,并且时事跟进,向新加坡马来人看齐。

华人在马来西亚是少数民族。然而和其他海外华人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占全国人口 30% 到 35% 之间。

这种局面,对于华人也好,马来人土著也好,都很尴尬。

30% 意味着华人是少数民族。

30% 意味着虽然华人是少数民族,却有足够强势。

如果人数再少一点,华人会甘于同化,就好像泰国华人和印尼华人一样。不然,本地政府也有办法让强制同化,就如印尼早期实行的政策一样。当人数少到一定程度,马来人土著根本不关心华人同化不同化,甚至可以放任华人发展,不必提心吊胆。

如果人数再多一点,华人就有足够的筹码,和土著共治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华人尴尬的地方在于,在有足够的资源维持中华文化的前提下,几乎没有人会主动放弃自我的文化认同。而当占全人口 30% 的少数民族坚持不同化的时候,土著也必然忌惮这个他们无法同化的族群。可是片偏偏他们又拿华人没办法,无法同化,无法消除(30% 的人力资源啊!),只能通过政治手段控制华人。

我认为目前马来西亚华人和马来人的互动已经是纳什均衡。在不发生重大事件的情况下,此题无解。

大马华人陷入了“我爱国,国爱我吗?”的怪圈。

大马土著不是马来人,他们多是从苏门答腊、爪哇岛移民过来的,但马来人却自诩大马土著并歧视华人。

华人与马来人同为移民,且华人对马来西亚的贡献远大于马来人,吉隆坡的开埠者就是华人领袖叶亚来,在日军侵略马来西亚时华人亦组织抗日义勇军进行顽强抵抗,结果反而引来马来人的歧视。

英国人要在大马开采锡矿,从苏门答腊等地来的马来人工作效率低,于是英国人不得已从中国引入中国工人到大马替他们开采锡矿。华人劳工勤奋刻苦,锡矿的大量开采促进了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华人勤奋

同时也让华人积累了经验,自己做生意,到20世纪30年代就掌握了当地锡产量的三分之一————华人聪明

独立后的马来人仍然费拉不堪

  • 据第二个大马计划统计,1969年在西马地区的有限公司股权构成里,华人有10000亿零吉,马来人有706亿零吉,印度人有400亿零吉。
  • 据第三个大马计划统计,1970年52.2万的华人家庭里有26%处于贫困之中,16万印度人家庭里有39%处于贫困,90万马来人家庭里有65%处于贫困。在全部贫困家庭里,马来人占74%,华人占17%,印度人占8%。

马来人一看数据就怒了,于是在1970年推行新经济政策。该政策严重挫伤了大马华人的积极性,它要求企业最少雇佣50%的马来人分给马来人更多土地印刷业、加油站、航空业、船运业、采矿橡胶进口等行业的证照全部或多数发给马来人,华人想要拿到执照往往非常困难政府公共部门里的岗位也多被马来人占有华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减少了许多。

可新经济政策并没有促进什么经济增长,反而增加了政府的债务压力,私人投资的主力仍然是华人,而不是享受好处的马来人,马来人仍然费拉不堪。在八零年代的经济衰退里,马哈蒂尔就检讨了原住民优先政策的失误。

比起嘲笑马来人的费拉不堪,更大的问题是勤奋聪明的华人,怎么就被费拉不堪的马来人玩弄于鼓掌之中?是过于仁义礼智还是一盘散沙?在20世纪50年代,华人掌握大量社会资源,而马来人一穷二白,拿什么与华人斗?如果华人强硬些,不说混成像满清八旗那样,最起码能保持着与马来人、印度人的平等地位。

可现实是大马华人连平等地位都弄丢了。说白了,这片土地本就不是马来人的,凭什么要让马来人享有特权地位?时至今日,大马政府对华人的歧视仍然存在,虽然现在部分人说在日常里和马来人相处得和和气气的,但你让这些平日里和你相处得好的马来人去支持民族平等,取消马来人特权地位,你看他会不会支持。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我感觉大马华人陷入了“我爱国,国爱我吗?”的怪圈。大马华人爱大马,但大马却更偏爱马来人。

@Mikus 马来人的由来

因为工作原因来到了马来西亚修铁路搬砖,在某个华人十八线小镇附近已经待了一年多了,通过和这边的马来华人接触,还有和同事之间的交流,对不在吉隆坡这种大城市,而是在不发达的小一点城市的华人现状有一点了解,这边华人往上三代到四代都是从中国来的,所以基本上华语都不错,平常除了工作的交流还是挺多的,我介绍几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下面以A、B、C、D、E来指代他们。

首先是A同事,此君20多岁,是我们混凝土搅拌站的一个试验员,据他的描述,他本科是学习的IT、电商这一方面的专业,毕业之后好像就业比较困难,即使找到了,工资也不是很满意,某日看到我们的招聘之后,就来应聘成为了一名试验员,平常的工作主要是在搅拌站检查一下混凝土的出场前质量和到工地后的质量是否合格,然后做一下试块,并在成型之后再做做承载力试验。但是随着需要混凝土的地方越来越多了以后,现在让分包的小黑自己在工地做试块,他主要就检查一下出场混凝土质量和做试块压力试验,唯一不好的就是要值夜班,这个比较辛苦,但是我经常在晚上看到此君和搅拌站的人一起赌博打牌,感觉过得还是比较惬意吧。

接着说一下B同事,这是个女同事,快30岁,在我们项目部做文员,这位交流的比较多一些,以前问过她为什么不去吉隆坡,她表示以前在吉隆坡那边工作过,但是吉隆坡似乎也不能攒到很多钱,而且家在这边,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到这里,她的工作性质偏办公室一些,主要是内业资料这一类的,有次吃饭的时候有说到想换份工作去欧洲那边,这里的工资水平不是太高。

然后是C同事,这是我们的司机同事,他年龄比较大,有一个女儿,快大学毕业了,他平时工作就是天天开着车带着我们去工地到处晃,通过平常跟他的交流,他以前也是个包工头,做房建这一块的,应该是个小包工头吧,在当地镇上面应该算是个小康,感觉他来上班就是不想闲着,想找份事做,他对她女儿的想法就是毕业之后留在吉隆坡当一个老师,然后他们夫妻出资在吉隆坡给女儿买一个小公寓,后面的就再说吧。

D老板是镇上面的一个理发店老板,是个女老板,有三个女儿,我当时去的时候,店里只有她的三女儿了,听同事说她前面的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去澳大利亚开理发店了,当时还感慨这理发都理到国外去了,结果过了几个月再去,她的三女儿也去澳大利亚投奔姐姐们了。

最后再说一下E老板,这位是我们找的分包的一个现场经理,他是马来西亚人,30多岁,有两个孩子,不过他的妻儿都已经移民新加坡了,他家也在新加坡,我感觉他之所以没有移民,主要是想用马来西亚籍的身份在这边工作,会比较有优势。这个老板也是很有意思,天天见面就哭穷,说工作干不下去了,亏死了,现在已经干了一年了,我看到的还是好好的,没啥问题。

通过和这些马来华人的交流还有观察他们的现状,我发现马来华人在马来西亚是真的挺尴尬的,这边的政府、医疗、警察这些公务员体系,他只针对公立大学毕业的学生招聘,但是马来的公立大学,大部分就是只给马来人开放,华人只有特别优秀的才能考进去(相当于考清华北大那种),而这种华人,最后一般毕业后就去国外了,所以基本上公务员基本都是马来人,华人面孔极少极少,而且近年来华人的生育率越来越低,一般的家庭只会生1-2个孩子,而马来人一般都是生4-5个孩子,使得华人占大马人口比率越来越低,华人在大马的发言权已经是越来越微弱了。

就我接触的华人来看,要么就是有点能力的就在只想着出国挣钱或者直接就移民,或者是读书很厉害的,人家也选择去国外了,都不愿意参与政治,在大马这边也能看到,从政的华人都很难得一见。但是能力不那么强的、留在老家的,既没有办法加入公务员体系,也不能找到一份专业对口、工资满意的工作,政府那边还没有华人可以帮忙出声,处境就很尴尬了,所以他们其实还挺欢迎中国企业来这边的,因为中国企业一般都喜欢招聘华人,给的薪水也不低,还是很不错的,大部分还是盼着中国强大起来了,这边的华人能过得更好。

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在近日发言称,大马26%的华人人口保存了自身的文化,包括用筷子用餐,并且使用中国方言和华语。

"比如,华人用筷子吃东西,他们没用手。他们没有学习马来西亚吃食物的方法。”

“华人还用筷子吃饭,这是中国的特征,不是马来西亚。华人保留了自己的社区、习俗,”

马哈迪认为,要想同化成为真正的马来西亚人,华人就应该摒除华族的习俗,比如不用筷子吃饭。他举例称,印尼华人就已经同化到了印尼社会。(注:比如一些华裔无法说和写华文文字。)马哈迪的说法随即引起马来西亚全国各界的不满及反弹。

另一名大马前首相纳吉在其社媒发布了马哈迪本人用筷子的高超技巧。

大马华人领袖林吉祥在自己的社媒写道:

“前首相敦马哈迪以华人群体使用筷子的比喻,突显我国在同化非马来人时所面临的挑战,并用此证明这些人的身份认同为自己的原籍国。

针对这样的比喻,民主行动党深感遗憾。敦马关注同化而非融合是错置重点,它认为使用筷子吃饭而没有沿用马来西亚习惯的用手抓饭,是导致族群分崩离析的原因之一,如此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这样的分析对这里的华人群体来说,不仅简单粗暴,而且深具冒犯性。

敦马应该知道,不仅中国,日本、韩国和越南等也都在使用筷子吃饭。敦马曾提出向东学习政策,而这些国家恰恰是我们的对象,过去敦马也未提及使用筷子吃饭有什么问题。

这是否意味着当马来人使用筷子或叉子勺子吃饭,就会失去了马来人的民族特征?事实上,许多非华裔马来西亚人和西方人为他们能够同时使用筷子和叉勺而感到自豪,他们的民族身份并没有因此而遭到改变。

用筷子吃饭不代表我们就不是马来西亚人。出生在这里的华裔马来西亚人效忠于大马,也为我们身为大马人而感到骄傲,即使有机会,他们也没想要回到一个已经日益富裕和繁荣的中国。

马来西亚的华人群体一直认同的是马来西亚,而非中国。即使是 200 万迁移民出去的马来西亚人,包括马来和印裔同胞,大家皆是因为更好的薪酬前景和平等机会而选择到西方国家去。然而,敦马却没有因此认为这里的华人群体认同西方国家。

帮助一两个华裔大老板,就像帮助其他种族的大亨一样,不能等同于帮助华人群体。华人群体的贡献不应因为语言、风俗、名字、生活方式甚至饮食方式的不同,而受到质疑或歧视。如今的问题在于政治人物拒绝接受他们的身份特征,并且更在意他们是谁?以及他们来自哪里?

华人群体认为自己是马来西亚人,但遗憾的是,有些人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现在,正是时候消除过去的种种偏见,停止再次分裂,接受华人群体作为马来西亚公民的一份子,并享有宪法赋予的权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努力,竭尽所能使马来西亚迈向一个更公平、更繁荣、更自由,并能为所有人伸张正义的国家。”

“你怎么吃东西不重要,只要我们一起吃”

大马华人Brandon Chew 布兰顿写道:

“我是马来西亚华人,

我用筷子吃饭,

华语是我的母语,

我靠讲华语为生,

而我为此感到骄傲。

I’m Malaysian Chinese,

I use chopsticks,

I speak mandarin for living.

AND I’M PROUD OF IT.”


大马华人Nicolthk陈贤绮写道:

“我用筷子吃饭,我也可以用手吃饭,

我读华小说华语,我也可以说国语英语

我是100%的马来西亚人

我爱马来西亚


PROUD TO BE MALAYSIAN

Walaupun saya makan dengan penyepit

Saya bersekolah di SJKC

Tetapi saya ANAK MALAYSIA

Saya cinta MALAYSIA”

标签: 华人   来人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百家号

网站简介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2 天富平台-全球注册登录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号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