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weixin888
“天下苦知网久矣”呼声的背后,是知网堪称“霸道”的收费逻辑。
作为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知网确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作为用户的机构与个人,也并不反对平台收取服务费用。然而,知网走到“千夫所指”的今天,有必要扪心自问,一味唯利是图,是否背离了服务学术科研的初心,是否对得起头衔前的“中国”二字?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知网由外资企业100%控股,它到底算不算中国企业?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知网续订费近千万!中科院:不堪重负,停用!
4月8日,疑似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于发布通知称,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暂停中科院对CNKI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即日起,将无法正常下载CNKI科技类期刊和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通知中还提到:“2021年中科院集团中国知网数据库订购总费用已达到千万级别,高昂的订购费用已成为中科院集团资源引进中的‘巨无霸’。”
关于停用的原因,通知表示:“中科院与同方知网公司就费用、订购模式展开积极讨论,但在多轮艰苦谈判后,中国知网数据库依然坚持近千万的续订费用,并且在成员数量、单家价格等方面条件相当苛刻。”
网传图片
10年来至少6所高校称不堪重负
中科院并不是第一所因高昂费用问题宣布暂停使用中国知网的学术研究机构。事实上,由于知网的使用费连年上涨,许多高校都曾公开表示不堪重负。
早在2016年1月7日,武汉理工大学曾在官方微博发布相关声明称,2015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合同到期,由于续订价格离谱,其与中国知网(CNKI)公司的谈判不成功。
从武汉理工大学的声明中可以看到,知网数据库价格的年平均涨幅已近20%。
“这些年来,CNKI公司涨价幅度过大的行为已经受到全国很多高校的抵制,包含许多知名的985高校。2000年以来,CNKI公司对我校的报价,每年价格涨幅都超过10%。从2010年到2016年(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上述声明称。
在发布这份声明11天后,武汉理工大学发布微博称,“经过双方的反复沟通,数据库商最终决定于2016年1月21日起,恢复开通我校中国知网数据库。”
无独有偶,就连北京大学也曾因中国知网涨价过高发表过声明。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6年3月31日,北京大学在官网发布中国知网即将停用的通知:“由于数据库商涨价过高,图书馆目前正在全力与对方进行2016年的续订谈判,上一年度合同截至2016年3月31日,期满后数据库商随时可能中断北大的访问服务。”
另据上游新闻报道,2018年12月,太原理工大学也发布通知称,与同方知网公司在续订价格及使用方式未达成一致,自2019年1月1日起,该校师生暂停访问 “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
除此之外,还有南京师范大学、金陵科技学院、集美大学等高校都发布过类似的通知。红星资本局不完全统计,近10年间,至少有6所高校公开表示对知网的涨价行为“不堪重负”。
那么,高校采购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到底要花多少钱?
从中国政府采购网上可以看到,2022年以来,上海师范大学以79.8万元的价格采购“中国知网”系列电子资源;北京语言大学以65.46万元的价格续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南大学图书馆以150万元的价格采购中国知网数据库;上文中提到曾抵制知网连年涨价行为的武汉理工大学,2022年采购知网数据库的价格为127.85万元。
可以对比的是,万方数据库的采购价格要远低于中国知网。2月28日,西南民族大学采购万方数据库的金额是33.8万元;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中心采购万方数据库的金额是18万元。
知网一年营收12亿元
中科院在上述通知中表示,2021年中科院集团中国知网数据库订购总费用已达到千万级别。中国知网的“赚钱”能力可见一斑。
从其母公司同方股份的财报中也可以印证这一点。财报显示,同方知网是同方股份的孙公司,2020年,同方知网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6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93亿元,毛利率为53.93%。2021年上半年,同方知网的主营业务收入约为4.9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893万元,毛利率为51.3%。
知网保持高毛利率、净利润丰厚的原因,自然与其极高的市场占有率有关。但中国知网的市场占有率也并非一开始就这么高,2021年12月底,经济参考报曾发表评论称,知网当初的崛起,是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得到了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鼎力相助。如今知网的“江湖地位”,也不是自由竞争的结果,而要感谢相关政策的扶持。
寻根溯源,中国知网源自1999年的“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主打“知识共享”,为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带来了便利。也基于此,国家随后将其列入“火炬计划”,大量高校充分贡献了自己的学术资源。可以说,是国家力量成就了知网,学术界的无私支撑了知网。但随着自身盘子越做越大,知网不仅没有将社会善意作为激励创新的催化剂,反而将这份支持视为获取垄断利润的来源,对“知识分享”的阻碍日益凸显。
平心而论,收费并不是知网的“原罪”。平台提供论文查重、一站式搜索、学术资源电子化等信息服务,获得相应商业收益无可厚非。但“知识分享”毕竟不是唯利是图的生意,普惠性和公益性应当是第一位的,单纯强调商业性,甚至搞起“知识垄断”,就南辕北辙了。
知网从知识产权的保护者,成为一本“借鸡生蛋”的创新生意,曾经的“屠龙者”正在变成“恶龙”。
九旬老教授告知网,每篇文章获赔2000多元
去年底,93岁的周秀鸾与89岁丈夫赵德馨起诉中国知网,擅自转载其160多篇文章,并且自己下载还要收费。
最终赵德馨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余万元。
事件发酵后,中国知网的做法被网友们嘲讽是“借鸡生蛋”。此事也引发了关于“中国知网是否涉嫌行业垄断”的讨论。
3月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一司回复称,“市场监管总局正在核实研究。”
5月7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10份知网与周秀鸾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裁判文书网显示,此前,周秀鸾(原告)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被告)告上了法庭。
原因是被告在其运营的网站“中国知网”(www.cnki.net)中擅自向公众提供涉案文章的阅读、下载服务。被告未经原告许可擅自将原告作品数字化并在网络上进行传播、销售,其行为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利,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裁判文书网公布的案件涉及的文章有:周秀鸾作为第一作者的《驳“市场供应今不如昔”论——读史读报箚记》(约1.1万字)、《汉代的农业生产水平有多高——与宁可同志商榷》(约7000字)、《关于布币的三个问题——读云梦出土秦简〈金布律〉札记》(约8000字)等文章,分别发表于1960年1期《政治与经济》、1979年第2期《江汉论坛》和1980年第4期《社会科学战线》。
2021年11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就周秀鸾(原告)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被告)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分别作出一审判决:判决被告单篇文章赔偿周秀鸾2100元到2400元不等;每起案件,被告另承担周秀鸾的公证费29元和律师费1000元。
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时认为,被告涉案侵权行为影响范围较大、主观过错程度明显;涉案文章的字数,按照版面字数,不足千字按千字计算等相关因素酌情确定经济损失的赔偿数额,考虑充分,数额适当。
被告后不服一审法院判决,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出了上诉。被告上诉理由之一认为赔偿金额过高,缺乏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二审时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知网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出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据长江日报消息,在中国庭审公开网最近的一场有关“作家陈应松状告知网营运方一案”的直播庭审中,陈应松的代理人提出了1500元/千字的赔偿要求。被告律师回应,即使按照此前“比较低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德馨教授200元/千字的赔偿标准,知网全部在库作品要赔1200亿元。该律师表示,知网没有这么高的盈利,也无力按此标准赔偿。
2022年5月9日,同方股份公司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就知网问题回复投资者留言。
相关留言表示,“我们已经关注到知网的舆情,知网也在进行反思,并研究进行经营模式优化改善,积极进行整改。知网会将相关整改措施择机向社会公开,并做出回应。感谢您的关注!”
2022年5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宣布,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知网老总何许人也?中国知网竟是外资企业?
通过查询企查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知网运营公司为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4年成立,企业法定代表人为王明亮。那么王明亮是何许人也?
王明亮,男,汉族,生于1956年4月,清华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学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执行社长、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是同方知网数字出版集团的创始人、领导决策者和组织实施者。
而且王明亮同时在5家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一职,公司分布于北京市与山西省两个地点,包含行业有四种类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他同时曾担任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
中国知网竟是外资企业?网友称其可能属于垄断
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股东信息中只有一位股东,那就是知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据了解,清华同方知网是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境外子公司,清华同方(美国)公司通过其境外全资子公司KNOW CHINA在北京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是中国互联网出版与信息服务业的领头羊,故此单位不属于国企。
从股权结构方面来看,中国知网运行主体为同方知网,这家企业创办于2004年年末,并且有着100万的注册资金,企业也是有限责任公司。这家企业又是由知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是设立在开曼群岛的外资企业。
有些人就非常困惑,为什么知网的服务主体是国内的各种高校和科研所,而又是一家外资企业呢?
其实,对经济领域比较熟悉的人或许就会知道,将公司设立在开曼群岛可以规避很多税收,目前也有很多公司的注册地址都在开曼群岛,就比如腾讯、阿里、网易和百度等。
这些企业设置在这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用意,一部分企业是为了更好规避税务,而有一些则是为了在境外更好地上市。
其实,商人逐利,也能够理解知网的最终目的是用来营业赚钱,所以包括知网,各大企业出现这些问题都是正常的。谁也没有办法要求这些企业做慈善,不现实。
知网并不是上市公司,并且从性质上来看,它还是由国有企业控股的。知网是由同方的旗下公司100%控股,而中国核工业集团又是同方的大股东,持股占比甚至达到了30%,而核工业集团背后又是大型央企。
所以从性质上来说,它也属于国有控股企业,但谁都不清楚知网为什么要设置外资公司来控股。
结语:
人民网曾发布一篇文章:《知网垄断有错,但免费午餐没道理》,认为“不只知识的生产有成本,将知识整合进一个平台,同样工程量巨大”,“对知网的批评,不能将收费理解为原罪,倒退回免费午餐有理的泥潭。质疑的矛头更应该是收费是否透明合理,以及是否存在垄断。”
不管垄断与否,中国知网业务付费频频上涨让一些人为此感到头疼。头疼的同时有网友爆料,我以为钱都是会给作者的,结果都是网站收了!自己的论文被下载了3000多次,一分钱没有分到,能被知网录入进去也算是给面子了。随后网友们得出了一个结论:“翟天临是反腐英雄”,知网才是学界的一条恶鲨。
网友视角:
@成都熊猫满街跑:我的论文免费被知网收录数据库,我却需要付费查看。
@夏槿凉安ya:知网查论文重复率是真的贵,查不起,不查又不行。
@是DoubleTing呀:毕业之后再也看不起知网了,明明饱了中间商,却还打着知识的名义。
@·川森海空·:知网,你怎么天天上热搜也不见整改?
受到“一边倒”的指责,知网不妨扪心自问,牟利冲动下,是否还有“知识共享”的初心?这已经不是知网第一次引发争议了。连高校、科研院所等论文产出大户都在议价中处于弱势,有必要追问一下,知网凭啥这么牛气?还要在垄断路上狂奔多久?知识可以付费,但价格应该公道,别既占了国家的便宜,又寒了学人的心。
知网的“霸道”收费逻辑,该有一个说法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